空间虽然消失了,但有国营服装厂这个如铁山一般牢靠的合作方,还有沈正这个万里难选的最佳合伙人,因此丝毫不影响姜糖赚钱的步伐。
虽然服装店的货进价比百货商场低不少,但姜糖并没有打价格战来拉拢顾客,标价和百货商场一样,但是生意要百货商场好太多了。
制胜的法宝不仅仅是服务质量好,重要的是姜糖更懂得如何搭配,还会做些简单的T恤衬衣丝巾来搭配。
另外,她还传授了刘彩霞以及商城店里的营业员不少搭配心得。
灵泉县只有一间店铺,男女服装是混在一起卖的。
但商城的是分开卖的,沈正的重心在男装店,她堂姐沈清负责女装店,后面生意越来越好又招了两个营业员。
见服装店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规,营业额蒸蒸日上,沈正提议要在商城再开两家店,另外还想去周边各个县市去开分店。
但姜糖拒绝了,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还是要稳扎稳打慢慢来的好。
再者树大易招风。
如果她在南象省各个县市都开一家服装店,肯定要成为各大国营百货商场联合攻击的对象了,就是服装厂也会有微词的。
毕竟她拿的衣服进价太低,服装厂本就不乐意了,如果再广撒网式的开店需货量加大,无疑是缩减了百货商场的销售量,服装厂肯定不愿意的。
毕竟只有百货商场销售量猛增,服装厂才能赚到更丰厚的利润。
不过,服装店可以不开,但零售可以照做的。
沈正有少能干的同村兄弟,姜糖每次都会多进些货,让沈正的几个兄弟去周边县市拿去摆摊。
虽然是摆地摊,但价格不变,生意最差的时候一天也能销售出去二三十件。
这女装店的生意好了,内衣销售也有了起色。
穿着款式简单新颖的内衣内裤,不仅舒适而且身材更有型了,很多爱美的女同志买了一套试穿过后,不仅回头再次购买还带来了许多新顾客。
内衣这块肥肉,姜糖不想分给别人,所以都是她在家里和柳芬、余奶奶亲手制作的。
因为之前她把空间的面料拿去给棉纺厂,让他们研究出同类面料,和棉纺厂厂长的关系不错,所以能拿到最低价的面料。
虽然棉纺厂不生产海绵,但厂长从外省给调货。
后面内衣的需求量增加,姜糖她们几个人忙不过来,便让谢素梅回来帮忙。
谢素梅性格比较内向,不像刘彩霞那般能说会道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而且她还有四个孩子需要照顾,姜糖便让她回家里来了,她也乐意的很。
灵泉县服装店的生意也是不错的,刘彩霞一个人忙不过来,姜糖只好让她从娘家亲戚里选个做事勤快性格开朗又识字的姑娘来。
这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日子倒也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间,送走了深秋迎来了深冬。
几场大雪过后,1983年彻底走远了,迈入了1984年。
这一天是1月28号,农历的腊月26。
虽然和百年后比起来,这个年代相当的贫穷落后,但是一进入腊月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烈了。
早上吃过早饭,姜糖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帽子围巾还有手套,提着半袋子内衣准备出发去商城。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