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日为期

作者:渤海郡公 返回目录
    第376章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日为期(1/2)

    晋州是个人杰地灵之地,从古至今多出仁人壮士。

    最有名的,莫过于一位作死界的骨灰级老玩家了,没错,魏徵,这位毕生以挑战个人生存极限为乐趣的老头,便是出生于晋州,这里是魏徵的家乡。

    罗云生一行人到晋州城外时,城外正热闹非凡。

    所谓的“热闹”,不是集市,而是数千人纷纷扰扰聚集于城门外,这些人全都是百姓打扮,穿得很破旧,和路上遇到的那些逃难百姓一样,都是拖家带口,都拎着或简单或笨重的行李,只是这些人并没有赶路,而是聚集在城外的吊桥下,一位穿着绯袍的官员领着十来名绿袍官员拦在人群前,不知说着什么。

    罗云生和李治骑在马上,诧异地互视一眼,然后催着队伍加快速度赶上,离得近了,才发现那位绯袍官员神情哀恸,双臂自然伸开,以一种螳臂当车之态,拦住群情激动的人群,嘴里却不知在苦苦哀求着什么。

    罗云生和李治下了马,二人并肩走上前,终于听到那位官员说的话。

    “各位乡亲,咱们晋州确实受了灾,这是老天爷降灾人间,谁都没法子,乡亲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找活路,李某也理解,李某只想请乡亲们相信刺史府,相信朝廷,不要急着离开家乡,多等几日,就等几日!

    几日后朝廷必有赈济粮草拨付,此去长安数百上千里,一路上食不裹腹,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李某忝为晋州刺史,上愧对陛下和朝廷,下愧对黎民百姓,李某对不住大家,只想请大家再忍耐几日,我已命周边村郭地主富户开仓放粮,大家留在晋州耐心等几日,好不好?”

    人群安静了片刻,接着人群中不知哪里传出一道冷冷的声音。

    “咱们已等了三日,仍不见官府赈发一粒米,你还叫我们等下去,你的话我们能信吗?留在这里难道便有活路了?”

    这句话从人群里冒出来很突兀,数千黑压压的百姓人群,一时也不知声音具体从哪个地方发出来的,但话刚说完,仍在犹豫的百姓纷纷点头赞同附和。

    “不错,说什么让地主富户打开粮仓,咱们晋州的富户早跑了,没跑的也被抢得精光了,富户地主家里哪有粮食?至于朝廷的赈济粮草,更不知何年何月等得到了,与其在此等死,还不如一同南下长安,给家小求个活路!”

    这位姓李的刺史脸色越发苦涩,看着群情激愤的百姓,不住地伸开双臂,试图拦阻百姓前行。

    “各位乡亲,天灾之下,朝廷难免反应不及,但请乡亲们相信朝廷,相信官府,我们不会不顾乡亲死活的,朝廷拨付的粮草从长安出发,到晋州也需要一段时日,大家请听李某一句劝,再等几日,只要再等……”

    话没说完,人群里仍是那道冰冷的声音打断了他:“几日复几日,我们多等一日,便多饿一日的肚子,大人可知晋州附近的树皮草根都快啃完了?多少乡亲几天没吃饭,饿了渴了只从地上抓一把雪填充,再等几日,李刺史莫非要见我们尸横遍野才甘心?”

    原本犹豫的百姓被这道声音一煽动,顿时又鼓噪起来,纷纷赞同附和,数千黑压压的人群又开始往前移动,李刺史和十来名官吏纷纷伸手拦住,单薄的双臂不自量力地挡住潮水般的人群,所谓的阻拦,看起来竟是那么的可笑可怜,却又可敬可叹。

    “不能走,不能走啊!一旦离城,路上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乡亲们,不能走啊!”李刺史泪流满面,哽咽哀求。

    挡在最前面的一位百姓叹了口气,道:“李刺史,您经略晋州三年,大家知道你是个好官,可……我们实在等不起了啊,我家娃子才三岁,已然饿了两天了,如今连站都站不稳了,朝廷的粮草却迟迟不见,李刺史,我们真的等不下去了……请刺史大人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李刺史泣道:“你们离了城,才是真正的死路啊,为何你们偏不信我?”

    人群里,那道冰冷的声音再次传出来:“李刺史,您是好官,乡亲们都信您,可朝廷是好朝廷吗?

    这场天灾怎么来的?

    十里八乡都传遍了,就是因为当今皇帝陛下不仁,当年干过弑兄杀弟的事,所以自从贞观元年始,几乎每年都有大灾,说到底这是陛下的过错,所以老天爷降罪于人间,却连累我们百姓吃苦受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绝!穿成三个萌宝的恶毒亲妈 楚凌方逢年 灵异时代,我以鬼怪为食 高武纪元,我继承了乔峰天赋 惊!妈咪带着我们六个炸翻了爹地公司 修仙十年,下山后我举世无敌 次元前行者 葬仙,葬帝,葬自己 南荣锦顾北辞 陛下若不讲道理微臣也略懂拳脚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