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书这件事,高玉凤早就想过了。
他们需要通过书籍来判断这个时代到底是架空的,还是正史;也需要通过书籍来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律法政策,从而在有限的范围里安全地生活下去。
当然这些,是没有必要跟一个孩子讲的。
因为青田巷附近就是文柳书院,所以书店倒也很近。拐进大街,就能看见头上有一家博文书屋,紧靠在书院街的西头。高玉凤直接拉着高玉虎走了进去,先是问了幼童启蒙的书籍,除了三百千,还有幼学琼林等好几本。高玉凤毫不犹豫,都买了下来。
嗯,当然纸墨笔砚也不能少。
书箱也得来一个。
搞定了自家弟弟的入学装备,高玉凤就开始问史书和地理志的的价格。掌柜的有些诧异地看了高玉凤一眼,也没多说什么,直接抽出两本递了过来。
高玉凤翻开看了看,被那满篇的繁体字弄得有些眼花缭乱。好久不翻书,她都快忘了自己变成文盲的事情了。但就是这样书也得买。
就这么点东西,就花去了高玉凤三十多两银子。她心里疼得直哆嗦,立马收回那句三百两能过一辈子的话。尼玛读书真是个花钱的行业,这还只是书本费,不包括束脩和赶考的费用。
高玉虎虽然不笨,但现在是从头开始,他跟本土人士相比,入学晚了至少整整十年,底蕴更是不知差了几百上千年。一般天资聪颖的人,读到十五六岁能考个秀才就不错了。放在高玉虎身上,他得多少岁才能成才?
细算下来,这是一笔极为巨大的开支!
显然高玉虎也被三十多两银子给镇住了!这会儿正悄悄地走在高玉凤身边,一张稚气的小脸满是严肃,就差把“读书这么贵,我还是算了吧”挂在上面了。
高玉凤也没安慰他,有些时候让孩子知道生活不易,并不是一件坏事!
到了东市,鼎沸的人声立刻就纷纷扬扬的传入耳中。俩人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拥上前的人群给吓了一跳。
“姑娘,你是要打井还是盖房子啊?”
“招人吗?”
“修东西吗?”
高玉凤皱了皱眉,拉着高玉虎往后退了一步,问道:“这些活计你们都会?”她看着这些人穿的虽然不怎么体面,但也干净利落,并不像是干活的啊!
眼睛闪了闪,高玉凤随手指了一个身穿蓝色布衣的年轻男子,说道:“就你吧,给我们介绍介绍。”话音一落,其他人就都散了,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
年轻男子冲着高玉凤姐弟俩拱了拱手,笑着道:“小的姓王,在牙行这个行当里干了五六年了,这东市什么行当都混了个脸熟。不知小姐是想做什么买卖。”
“中间人?”高玉凤低声嘟囔了一句,继而说道,“我要找人挖个茅厕,再修缮一下家里的灶房。不知道王经济认不认识那种手艺好,价钱又不贵的泥瓦匠?”
“这是小事。”王经济伸手指路,说道,“小姐请跟我来。小姐是第一次到东市来吧?”
“嗯。”高玉凤边走边观察着两边的情境,心里默默道,怪不得于姐姐跟我说东市满大街都是散工呢。那些地上放着木牌,写着盖房挖井的,大概就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