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宜搬迁,宜嫁娶,安家就选在这天上梁。吉时已到,安仁和放了鞭炮,开始了上梁仪式。仪式进行一半,极品祖母黄氏还是来了。
黄氏上来就骂安仁和道:“你这个黑心肝的,竟然有这么多银子,也不知道孝敬你老母,反而用来浪费建一个这么大的破屋子。说,你的银子哪来的?这么多年藏了多少私房?还有没有?都给我交出来。”
安仁和对黄氏的话无动于衷,他很淡定地说道:“这些银子是卖了铺子得来的。”
黄氏听是把铺子卖了,本来激动的哭声戛然而止,惊异不定地看着安仁和,一脸幸灾乐祸道:“卖了铺子,卖多少?还有没有剩?”
安仁和道:“卖的钱全都用来建房子了,现在连买家具都没有银子了,要不娘你再借给我点吧。”
黄氏心里也知道分给安仁和的铺子是最不好的,就算卖了也就够建这么大一个房子,说不定他们真的还欠钱?
她想着连忙后退一步,道:“你们就作吧,想管老娘借银子?没门!你就败吧,等着没饭吃了可别求到我这,我可没银子。”
说完扭着老蛮腰走了。
房子上梁之后并不能马上搬进去,家具还都没有到位,郝师傅看安家房子建造的如此精细,想着家具也不要太差才完美。
他建议安仁和和安思文在大青山里逛逛,选一些上等的樟木,楠木等高等木材,他认为安家这样的农家能盖得起这样的大房子,打上一些好的家具是应该的。
这样就地取材就可以省了原料费,还可以选择优质的木材,一举两得。
安仁和打家具请的是里正家二儿子,里正家大儿子李学平读过书,却并不出色,早早去镇上当了账房;二儿子李学安读书没有天赋,被里正送去镇上学习木匠活计,如今出师,自己在附近的村子里接一些活计。
安仁和请他也是有报答里正家恩情,同时与里正家搞好关系的意思。
安仁和和李学安在山里逛了好几天,挑了不少好木料,甚至还找到了上好的樟木可以为家里的哥哥打成书桌书架,既有提神醒脑又有防虫防蛀的作用。
还有几棵较名贵的核桃木,橡木等,基本上几个品种下来木料的事情不用操心,全部凑齐。
安思盈在图书馆翻找了几天,再加上自己前世的记忆,画了不少漂亮的家具图纸,让安思文以他的名义给李学安做参考。
家具在制作,安仁和打算给男孩子们送进学堂,开始读书。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终于分家了,他也不想再耽误孩子了。
只是仔仔细细算下来,盖完房子三房手里的现钱也就剩下五两左右,这还不算买家具的银子呢!
镇上只有两家书院,一家博越书院,一家苍山书院。
博越书院可以说是贵族书院,镇上有名望的人家都会送自己家的孩子去此书院,束脩十分昂贵,要十两银子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