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陪葬的炮灰哥儿25(可跳)(1/2)
三月末。
玄衣卫、刑部并一支军队,大批人马浩浩荡荡的踏入玉京,后面坠着的的囚车几乎可以从东城门到西城门。
玉京百姓站在街道两侧窃窃私语,不知是何等大事。
七年不临朝的天武帝第一次上朝,还是大朝会,百官震惊,除了内阁大臣甚至没有人知道天子已经回到了内宫,天武三年后入仕的官员甚至没有见过天武帝。
然而第一次见面也不是为了议政。
只见大殿之上,跪着一个布衣妇人面色凄苦:“天武七年,有一天夫君夜里回来,带着一包的银两,满脸垂败之色,第二天就是会试了…………………一起跳江的两位先生俱是夫君的好友,三年受制于人,郁郁不得志,他们索性一起跳江了。”
左侧则是一个两鬓发白的长衫男人,声音沧桑:“草民也不想啊!可是宏武四十六年,洪涝不止,庄稼淹了,多少人活不下去了,做了这笔生意……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已经被他们握着把柄了……”
“山西大荒…………”
“十年寒窗啊!若不是有父母妻子,我早就同他们同归于尽了!”
………………
殿上跪了了几十人,一一讲述。
百官愕然,朝野震惊。
阁老们垂着头,明明是一本折子就能讲完的事情,陛下却偏偏要让这些人一一讲述,全然不在乎这也是自己在位时的污点。
这江苏科举一案的内情可以追溯到宏武年。
宏武帝时期的确是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可是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但耐不住有人就是不成器,状元老爷还有目不识丁的稚子呢。
那怎么办?科举舞弊?想想也就算了了,为什么大理寺卿杜断查到最后会这么恼火,盖因泄题它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是从京城专人运的考题到省城。
你说肃王为什么被囚禁?这次江苏考题可不就是他押送的吗?他还是江苏巡抚,失察之罪也少不了。
再说这江苏官员们想了个怎样的法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