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2)
86年,赵兰珠考上了中专。这时候又有很多人在杨妙华耳边说什么中专没用,除非读大学——上辈子杨妙华之所以没让女儿复读,也有这个原因。就是老二虽然能读书,但委实不是能上大学的料,所以虽然没考上中专,但其实也能读高中的继续考大学的,他们也放弃了。大学又考不上,复读顶多也就是考个中专,那有什么用?
后来人老了她才明白,专门跑她跟前来说这话的人本来就没安好心,其中有个说这话最多的,结果她家小女儿跟上辈子老三同年的,后头就是考的中专,然后当了护士,后来进了县医院也差不多等于端了铁饭碗,找的老公也是事业单位的,直接实现了阶层跨越,因为在县医院,村里很多人遇到相关看病的事儿就得给她送礼找她帮忙,说起来真是一家子都风光无限。
要是真觉得读中专无用,真觉得女儿读书没用,她怎么送自己女儿去读了中专?无非就是心坏不想别人好罢了。
说起来,这年头是初中毕业直接就可以考中专,农村里很多成绩好点的都是冲中专去了,毕竟出来就分配工作,不像读高中、大学既花钱又花时间,农村人真没多少供得起的。
像赵兰珍当初成绩那么好却不去考中专反而去上高中,背地里也引来了不少笑话,还是她最后成功考上大学才算是稍稍打了那些人的脸。
这一次杨妙华也是问过了兰珠,让她自己选择,是直接就读中专去了,还是跟姐姐一样读高中考大学。兰珠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她说自己吃不了学习的苦,也没有大姐那么热爱学习,考个中专文凭能分配个好点的工作就不错了。
这时候,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公社开始修电桩拉电线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虽然离大家还很远,但是能有电就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只可惜高昂的电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以及入户费,也是让很多人感到迟疑的。
很多人家还在犹豫要不要拉电,杨妙华在公社买的铺子是最早报名的,没错,原来租的药材铺子,原主人似乎觉得他们挣了钱自己没赚到心里不舒服,一次两次涨价杨妙华还能接受,三番五次她就不惯着了,反正两个女儿都算是读出去了,她也就不必一直死死捏着钱了,直接买了对面的铺子,那家人是老人已经去世,兄弟俩都想去外面闯荡,手上没有本钱才想着卖房子的,双方一拍即合,杨妙华买下这房子,可比那一间铺子大多了。
这房子真的很破旧,两兄弟都想往外跑,根本就没想过要住这里,自然也不会花一点心思来收拾。早几年公社这里就要比一般生产队要好些,这几年发展成了街道集镇,很多人赚到钱更是盖了新房。只有这房子都还是土墙。杨妙华直接来了个大改,说是买房子,她其实相当于买的是这块宅基地,几乎是完全重新盖了个房子,她盖好了,电桩啥的也弄得差不多了,电线也拉过来了。
她把这房子前面铺子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继续收购药材,另一个嘛,现在都有电了,想做点啥还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