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淮月的声音在空旷的城门外回荡,百官们缓缓起身,眼中满是疲惫与期待。
她环视四周,心中沉重,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与威严。
“丞相,城中情况如何?”姜淮月目光落在为首的丞相身上。
丞相张远存骨瘦如柴,看上去比两年前苍老了不止十岁,眸中满是疲惫。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沙哑:“陛下,城中水源、粮食、药物极度匮乏,百姓忍饥挨饿,疫病横行,情况……十分严峻。”
姜淮月眉头紧锁,心中早已料到如此,但亲耳听到时,依旧感到一阵刺痛。
她深吸一口气,又展露出自信从容的姿态,开口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现在朕回来了,又有无所不能的神明庇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远存看着这位霸气外露的女帝,与两年前那个稚嫩的小丫头身影重叠,他老怀宽慰。
陛下长大了。
“是!陛下。”
直到此时,一直以来压在他身上的重担才终于减轻不少。
姜淮月点点头,骑马带着大部队走入城中。
街道两旁,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见到皇帝归来,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姜淮月心中酸楚,纷纷点头回应。
不过她却感觉哪里不对。
这百姓的数量也太少了些。
于是她开口询问张远存是怎么回事。
张远存叹了口气,道:“陛下,这些百姓都是我们能召集出来的了,现在城中百姓一部分逃亡去了,还有一部分则是被……各大世家招去挖矿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饿得躺在家里等死的老弱病残,但凡能动的都在这里了。”
姜淮月闻言,心头沉重。
两年多时间,曾经繁华似锦的一国首都,却落寞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她捕捉到张远存话里的另一个关键信息:“你说有一部分人被招去挖矿了?怎么回事?这种灾荒之年,不想办法开河挖渠,种植粮食,挖什么矿?那矿能当饭吃吗?”
张远存面容苦涩:“所谓的灾荒年只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那些世家粮库里的粮食,他们一辈子也吃不完,一天只需要两碗粥,就能换取这么多廉价劳动力挖矿,何乐而不为?
等到荒年过去,有了这些矿产资源,最终话语权还是掌控在他们手里。”
姜淮月听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这些世家在虞国建立之前就存在了成百上千年,无论王朝怎么更迭,他们始终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这些手段。
不过她心中虽然愤怒,却依旧保持着冷静。
她深知,愤怒无济于事,唯有冷静应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众人回到皇宫安顿好后,特允士兵们回家探望家人。
姜淮月看向张远存:“丞相,传朕旨意,即刻召集各大世家家主入宫觐见,朕要亲自与他们谈谈。”
张远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陛下,这些世家根深蒂固,恐怕不会轻易妥协。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恐怕……”
姜淮月眼眸微眯,露出一抹杀意,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们若是敢抗旨不遵,朕自有办法对付他们,如今朕已归来,绝不会再让他们肆意妄为,鱼肉百姓!”
张远存见姜淮月如此坚定,心中也多了几分信心,躬身道:“是,陛下,臣这就去办。”
张远存领命而去,姜淮月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灾荒和疫病,更是那些盘踞在朝廷内外、根深蒂固的世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