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圣上是一言九鼎,平日里能纵容沐贵妃的小任性,真要发起话来,她也不得不从。
眼看席上的贵女纷纷就座,沐贵妃只能在心里长叹一声,拉着慕挽歌往上位走去。
她从前还觉得这个太子妃有些冷清,如今有了莫含香比较,慕挽歌在贵妃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好了不少。
“人齐了,那便开始吧!”
这赏菊宴,除了顾名思义,要惜花赏花外,便是各位小姐大放异彩的时间。
宫中的菊花开得再好,一直单看着众人也有些兴致缺缺,沐贵妃看在眼里,便主动牵头说要赋诗。
大夏朝历来爱好风雅,男子饱读诗书,女儿家自然也不能落后,尤其是席上几位文臣家的贵女,出口成章,一时间惹得声声赞叹。
上座除了沐贵妃和慕挽歌,还有好几位宫妃娘娘,一番下来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互相笑而不语。
就在这时,坐席间忽然冒出一个声音。
“几位娘娘,我也有首好诗!”
慕挽歌垂眸看去,不意外地是莫含香站了起来。
沐贵妃只能咬碎牙往肚里咽,还得装作温柔,“本宫早就听闻莫姑娘才思敏捷,不知今日有何佳作?”
莫含香自信向外走了两步,优哉游哉地站到了一朵开得极盛的菊花前。
她怎么也是参加过高考,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冲进大学的人,从唐诗八百首里随便找一首切题的,再简单不过了。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平心而论,这首诗的确作得好,贵女们低低地赞叹着,衬得莫含香更加昂首挺胸,脸上的笑容也更大了。
不想这时,她身边忽然传来一声问话。
“莫姑娘此诗甚好,意境深远,不过小女品来,却有一丝不解。”
说话之人是丞相府的嫡女,慕挽歌哪怕与她从无交集,也知道这位有文采斐然的盛名。
陈熹言柔柔福身,“莫姑娘诗中所言的陶家,不知是什么典故?”
能被皇家相看的女子,都是富贵双全,贵女中的贵女,少不了眼高于顶,莫含香这样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乡野之人,起初是入不了她们眼的,不过莫含香这诗作得的确好,众人才生了几分兴致。
陈熹言素来爱钻研诗句,疑惑怎么也想不通,干脆不耻下问。
她这个问题一出,众人皆静,京城里有名的人家,好像没有姓陶的吧?
莫含香一阵迷茫,诗她会背,可这么多年过去,诗句是什么意思,早就已经还给老师了啊。
不过倒也不怕,糊弄几个古代小姑娘,还不是信手拈来。
“陶家是我家邻居,看着这里的菊花,我忽然就想起了家中的景象,一时间触景生情了!”
“原来如此!”陈熹言虽然应了,可还是有几分迷茫。
御花园里的秋菊都是精心培育的,莫含香家在乡下,那里也开这种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