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2)
周童去了好多城市,不管是工作原因还是出去玩。成都是最有烟火气的。
这个时间点,晚饭后,就算天气已经入凉,街道两边的店铺全部亮堂堂的。还有在街沿边上摆各色小吃摊的。从早上摆到前夜的煎饼果子摊就是好几个,挨着摆,各做各的生意,没有太多的交谈,可也不互相挤兑。
煎饼果子可以在便宜的、方便的吃食里面,算比较好吃的。五块到八块,有一块面饼,在铁盘上划圈匀开,敲开一只鸡蛋打在上面。待鸡蛋凝固,问了食客的喜好,可以再放一块培根、或者火腿肠、或者是芝士碎,再盖上两片生菜叶子。面饼合拢来,用铲子压平,再等火候烤了点金黄色,临了挤上番茄酱。装进纸袋,递在手上,还是热呼的。
还有可以炖煮一切的砂锅米线。十来只比碗大、比盆小的砂锅放在摊板上,盖着盖。盖子拿起来,就可以煮三两个鱼丸、几块排骨、肉片肉丝、酸菜、豆芽、土豆、藕片,看你是喜荤还是喜素,最后抓一把泡好的粉丝,煮开起锅,撒点葱花,端到面前,又暖和又暖胃。
周童什么也不想吃,又想找个坐的地儿。太远不想去,索性在一家烧烤摊坐下,要了两串土豆。
在成都做个吃客,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哪怕你只花三五块钱,摊主还是会大声地招呼你坐下,拿块抹布在你面前的小方桌上再使劲地抹抹,抽纸、牙签、渣盘,全部摆好。
电话还是没有打来。也许只过了十多分钟,周童觉得天地都有些变了颜色。两串土豆下肚,吃的兴致上来了些,又踱到摊位前,点了些藕片、豆腐皮、年糕,想着施家林在屋里,又点了一条烤鱼和几串排骨。
又等了快半个小时,电话还是没有打来。周童抱着胳膊低头看自己的脚尖。
脑海里又闪回,半年前,一年前,三年前,五年前。
她使劲地甩甩头,又把头使劲往后仰,一种酸痛袭来。
拳头握得太紧,手心里全是指印。
烤串在一次性饭盒里装前,周童端着盒子,回屋。
施家林的门关着的,屋里很安静。
“出来吃烧烤吧!”周童冲着他的房间喊。
门开了,施家林走出来,先看着周童笑笑,后看见烧烤串,笑笑。他坐下来,开始吃。两人并无话。
电话在里屋响,施家林没动。又响。周童朝里望望,你不接啊?
施家林嘴里嚼着一块排骨,自语道,多半又是啥子办卡的。他走进屋里,拿起手机,一看,还真是陌生电话。一下子心放开了,轻快地走出来,打开免提:喂!啊,对!不需要!真的不需要!我自己的钱还花不完!
说完拍嗒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