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独家买断费这一条件,县长又和黎清欢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从黎清欢一开始报的七百两谈到了五百两。
县长有些高兴,觉得自己的谈判技巧很高超,殊不知黎清欢的底价便是五百两。
阇婆岛此时的经济普遍落后,而塔鲁纳又是其中最弱的小国,他们能拿出诚意来做生意,已经是很难得了。
若换做是其他稍稍强大一点的国家,看到他们能制造出精盐,想的应该不会是和他们做生意,而是直接明抢,再将他们囚禁起来,严刑拷打逼问制作精盐的方法。
对方带着诚意而来,黎清欢自然也不会漫天要价。
谈好价格后便开始签订文书了,在这一事儿上,双方又犯了难。
他们尚且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更别说能看懂对方的文字了。
黎清欢只能先写定一版大燕文字的文书,随后和拉卡布交流,逐字逐句将其翻译成阇婆岛文字。
这项翻译工作十分耗时,等将一份文书完善后,已经到下午了。
好在效率虽然低,但质量还是挺高的,县长对她所写的文书内容很满意,各项条件对双方都公平,于是爽快的签下了名字,还盖上了他的公章。
至此,小鹿岛和塔鲁纳的合作算是达成了,趁着天还没黑,小鹿岛的岛民在塔鲁纳官兵的帮助下,将船上的货物都卸了下来。
时间已经晚了,县长热情留客,还邀请他们吃饭,黎清欢也没推辞,带着人随县长的队伍去了马灵平县的府衙。
他们一行三十人左右,走在街上回头率百分百,当地的土著们一个个伸长脖子好奇地打量他们。
而小鹿岛的岛民们对阇婆岛也同样的好奇,一边走,一边四处打量,发现这里比起临安,穷了不止一星半点。
房屋低矮破烂,百姓们穿的衣服样式奇怪,像将一块床单给裹身上。
或许是天太热,他们大多露着臂膀,脚下穿着草鞋,皮肤被晒得有些黑。
街上还算热闹,有小摊贩在做生意,卖衣服布匹、香料药材,还有一些他们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到了马灵平县的府衙,虽然房屋比起街上看到的那些老破小要好了不少,但和临安城的那些官邸府衙相比,还是寒酸了不少。
县长让人准备了饭菜,当天夜里热情宴请他们一行人,黎清欢他们也算吃上了下南洋以来的第一顿地方菜。
阇婆岛的饮食以酸辣为主,大概是因为当地的气候条件,黎清欢发现他们的蔬菜种类已经很丰富了。
像大燕目前还没普及的辣椒、土豆、番茄等,他们都已经有了。
不过按照华夏历史的发展轨迹,这想来也是合理的,辣椒、土豆等都发源于南美洲,后因航海贸易、殖民扩张等传入印度,又从印度传至东南亚,进而传入华夏。
大燕的历史虽不完全符合华夏历史,但也有大部分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