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劳力要盖房,黎清欢就将所有老弱妇孺集合起来,带着他们一起制海盐、做肥皂。
制海盐还是那个流程,晒盐、溶解、过滤、除杂、烘干。
参与过第一批海盐制作的几个大娘已经熟悉流程,黎清欢将这事儿交给她们负责。
做肥皂就要复杂些许,这个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油脂与碱水的皂化反应,所以要做大量的肥皂,他们的先获得大量的油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们能获得地最方便且量大的油脂就是鱼油。
所以,黎清欢打算织一张渔网,乘船出海捕鱼,他们现在盐的分量很足,捕来的鱼除了炼制鱼油外,还可以晒成咸鱼。
古代的渔网多用麻纤维来编织,小鹿岛上有许多苎麻,这方便他们制作渔网。
之前想用苎麻来织布,虽然木匠还没把织布机做出来,但勤快的妇人们已经将麻绳给搓好了。
苎麻取其茎杆外皮,再用石头将其最外面的青皮刮去,只留白色纤维。
之后便是将白色纤维反复洒水晾晒,得到柔韧的苎麻纤维,苎麻纤维分细搓捻得到麻绳,这样的麻绳可以用来织布。
他们一行人中有渔村出生的,从小便会织渔网,一群人你教我,我教你,不久就都学会了,在沙滩上卖力地织起来渔网。
岛主说这可是用来捕鱼挣钱了,有了钱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所以他们格外的卖力,恨不得能立马见到钱。
两天的功夫,巧手妇人们便已经织好了一张很大的渔网,黎清欢带上四个壮劳力,随她一起出海捕鱼。
小鹿岛附近海域的资源还挺丰富的,一开始撒网不熟练,没捞到什么,但等掌握技巧后,一网下去,收获满满。
早上出海,一直到下午回来,那艘小粮船上装满了鱼。
因为天气热,没有很好的储藏手段,黎清欢只能让人将其刮鳞去内脏清洗,连夜炼制鱼油。
多出来的鱼则是用盐和从山里找来的香料腌制,穿上草绳晾晒,等明日就可以找些青草树叶来点燃,用烟熏,做成熏鱼。
鱼油炼制了满满两大桶,用来挑水的桶被征用了两个,如今只剩下一个提水。
炼制好的鱼油有一股浓浓地鱼腥味,闻起来并不好闻,听岛主说要用它来做成洗脸的、洗身体的,叫什么肥皂,他们有点难以想象。
这油乎乎的能用来洗脸?洗完不跟掉油锅里面似的!
黎清欢知道他们疑惑,但不多做解释,等做出成品来他们自会明白。
要想制作肥皂,油脂已经具备,接下来就要制备碱水,草木灰和用贝壳烧制的石灰都是很好的原料。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质都是溶于水的,其溶液呈碱性。
将草木灰溶于水后过滤掉残渣,澄清备用,石灰也溶于水,使其生成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后,上层的澄清石灰水是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