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空间优化:李阳打算在房间里安装一些简易的柜子和架子,用来存放物品,让空间利用更加高效。
开始动手:现代技术的尝试
李阳决定尽量自己动手,不仅为了省钱,还为了练习一些木工和手工技能。他知道,在六十年代,能掌握一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省下很多开销,还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他从厂里借了一些简单的工具,比如锯子、刨子、凿子等,还用积攒的票据从供销社买了几块木板和一些五金件。接下来,他开始着手翻新工作:
电线穿管埋地:
李阳先设计了电线的布局图,把主线从院子外的电表箱引进来,再分成几路,通向每个房间和厨房、厕所。他用铁锤和凿子在墙上开槽,将电线穿过塑料管埋进墙里或者地面,再用灰泥封好。
“虽然现在的材料有限,但这种方法足够安全,至少比那些裸露的电线靠谱多了。” 李阳一边干一边自言自语。
厕所和厨房改造:
李阳知道,这个年代的上下水系统并不普及,但他还是想办法从附近的水井引了一根水管到院子里,又自己挖了一条小型排水沟通向院外的下水道。厕所里装了一个简易的水冲式马桶,厨房则安装了一个洗菜盆和一个灶台。虽然简陋,但已经比大多数人家的条件好了很多。
“在这个年代能有上下水,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李阳心里想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木工练习:门窗和家具改造:
为了更好地优化房间空间,李阳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些木工活。他先把老旧的门窗拆下来,用刨子刨平木板,再用锯子裁出新的尺寸,为每个房间重新装上结实的新门和窗框。
他还用剩下的木板做了几个简易的衣柜和储物架,虽然手艺不算精湛,但已经非常实用。
“虽然不如现代机器做得精致,但这也算是我的手艺了。”
地面铺设和墙壁修缮:
李阳从街道办申请了一些建筑材料,用水泥和沙子把院子里的地面重新铺平,还在房间里铺了一层简单的木地板。墙壁则用灰泥抹平后刷上了白石灰,整个小院顿时明亮了不少。
在这个年代,装修房子并不像现代那样自由随意。尤其是在城市里,房屋属于公产,翻修或者改造必须经过街道办的审批,否则很容易被举报或者罚款。
李阳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动工之前,他特意去街道办递交了申请。他的理由很充分:“房子年久失修,墙壁漏风,地面不平,甚至影响了安全,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翻修。”
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有些犹豫:“李阳,你这申请上的改造内容不小啊,电路改装、上下水系统,这些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