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攀登高峰离故乡(十六)(1/2)
第三十一回 阴谋的酝酿
院试考场外,赵建福、赵建贵两对夫妇焦急地等待着贡院开门。今天,他们是全家出动,来迎接赵德芳院试归来。
旁边是秦湘莲母女,她们一方面迎接老童生秦员外,同时也迎接秦湘莲的未婚夫赵德芳。
下午未时末,一声锣响,两个衙役出来:“奉学政大人、知府大人令,揭封条、开门!”他们首先仔细揭下封条,然后奋力推开沉重的贡院大门。
接着一声锣响,一个大嗓门高呼:“士子出门~”
赵德芳家和秦湘莲母女翘首以盼:首先打头出来的竟然是赵德昭!他看见秦湘莲,心里一痛,低着头,像打了败仗似的,小跑向迎接他的赵九叔和锦儿……
赵建福夫妇和赵建贵夫妇冷眼斜望着赵德昭,心里嫉恨。而秦湘莲母女心情复杂,假装没看到赵德昭。
赵德芳是第七个出门,他疲惫的神态和赵德昭轻快的身姿形成鲜明的对比。他首先给父母鞠了一躬,对赵建贵夫妇点了个头。然后来到秦夫人面前,先鞠了个躬;再拉着秦湘莲的手:“娘子,我这次考得不错,自认为至少是前拔。”
秦湘莲微红着脸道:“祝贺你了。不知我爹爹怎么样了?”
赵德芳温柔一笑,恰如后世长腿欧巴、娘炮美男:“岳父这次一定吉星高照,和我携手获得秀才功名。”
秦夫人心里很安慰:“这孩子,真会说话。”
他们一起在贡院外等着,一直到第十二拨考生出来,才看见秦员外疲惫踉跄的身影。
秦湘莲跑上去扶着他:“爹爹,身子骨还好吧?”
秦员外虚弱一笑:“没事。哦,是德芳呀,考得不错吧。”
赵德芳也上来扶着秦员外:“岳父,您考得还好吧。”
“唉~看来,我和科举,无缘啊。”秦员外摇头叹息。
赵建福、赵建贵都上来见礼,寒暄了一会儿;都需要休息,带着赵德芳,向秦员外一家告别而去。
秦员外精神恢复了一些,说道:“莲儿,夫人,我们回去吧。”
不说秦员外一家,却道赵德芳一大家子回到家里。早有仆佣安排赵德芳洗浴、换衣,然后回到中堂,和父母、叔婶叙话。
赵王氏拉着赵德芳的手,眉开眼笑道:“我的儿,这次你考得还是不错吧。”
“嗯,娘,儿子感觉发挥得很好,有信心进入前拔;就算是案首,也是有机会的。”赵德芳充满信心。
赵建贵哈哈大笑:“我就说嘛,我们家德芳,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科举考试如探囊取物耳。还有几天放榜,德芳中了秀才,我们要大摆筵席,乐呵乐呵。”
赵德芳见父亲一直沉着脸,疑惑道:“父亲,您这是?”
“唉~,芳儿,今天早上,知县公子黄周星派人来报丧,他的堂弟黄周月,故去了。这事儿,还只有我一人知道。”赵建福用沉重的语调说道。
赵德芳吃了一惊!他对黄周星的堂弟,娇娇弱弱的黄周月印象很好,觉得他很娇美,学业又很好;加上是黄文柄亲侄儿,肯定会顺利通过科举。只是没想到他居然在县试就落榜了,由于黄周星没告诉他实情,他对此很疑惑。但由于接着要府试、院试,他已经忘了黄周月的事情了;没料到,他却……
“父亲,母亲,我要马上去吊丧,还要去帮忙。请为孩儿准备好祭品。”赵德芳感伤了一阵,立即做出决定。
赵王氏很是赞成:“知县家的事是大事,不能失了礼数。为娘亲自给你准备祭品。”
赵建贵跳起来:“我去准备马车、安排仆佣。”
到了黄府,黄周星哭丧着脸,把赵德芳迎了进去。
赵德芳问道:“星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留了遗书,是服毒自尽的。遗书上说是思念父母,要去地下尽孝。其实,我分析,是县试落榜,想不开……”黄周星没有说下去了。
赵德芳却心思缜密:“他现在年龄还小,这次落榜,只是意外;明年只要小心,案首也是有希望的。还有,星哥,我觉得他落榜一定另有隐情,那他的自尽也不是简单的原因。”
“好小子,聪明!”黄文柄从后堂转出来。他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很锐利;而且看着赵德芳,满是欣赏。
“见过黄伯父。”赵德芳赶快施礼。他没说什么“节哀顺变”之类的套话,明白黄文柄一定有事情和自己商量。
黄文柄让黄周星继续在前面接待宾客,自己带着赵德芳进入后堂。女佣奉上茶水,关好门、退下。
“贤侄,这件事,和赵德昭有关。”黄文柄沉声道。
由于赵德芳忙于考试,后来发生的事没有时间与黄文柄、黄周星沟通;虽然用“廪保互结”给赵德昭设置科考障碍是他的主意,但对事情后来发展的细节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没有插话,静静等待黄文柄的揭秘。
“不知道什么原因,赵德昭和月儿互换了笔迹、甚至连作文风格都换了!这件事,肯定是赵德昭迷惑、欺骗了月儿,也欺骗了老夫。为了保险,他在外利用青龙帮,把可能为老夫传送信息的人和渠道都掐断了!可恨!”黄文柄呼吸急促起来。
赵德芳十分惊讶,赶忙为他斟茶:“这纨绔,还有这等缜密的心思?伯父喝口茶,慢慢说。”
黄文柄喝了两口茶:“这就导致,老夫把他误为了月儿,点为了县案首,却误把月儿当成他而黜落了。至于场外遮蔽信息的缜密的心思,那纨绔可能想不到;老夫推测,是韩得财那老江湖、老东西搞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