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攀登高峰离故乡(十一)

作者:山野独行客 返回目录
    第二章 攀登高峰离故乡(十一)(1/2)

    第二十一回 夺案首喜现小三元

    赵德昭在誊写完毕后,将写有自己姓名的浮票揭下,作为日后的证据自己保存,答卷上只能写座位号码。

    将答卷交给考官后,赵德昭从办事员处领取出门证,也就是一个竹制的小札,出小门时投入篮筐中,一旦出了小门就不许返回座位。办事员不断清点答卷和竹札的数目,确保两者数量一致。

    出小门者达到五十人左右才能开放大门出场,第一批出场大约在三点钟,同时鸣放三发空炮。赵德昭一瞧,多数是熟人,各县案首均在,还有赵德芳和汪康年、胡金堂等,还没有看见秦员外。看来,老童生还是比较难的。

    此时,他们都没有心情闲聊,都是面容严肃。

    大门一开,大家有序鱼贯而出。出了大门,远远地,赵德昭看见赵九叔驾着驴车,锦儿站在车旁。

    赵德昭笑笑,与汪康年、胡金堂拱手告别,来到自己驴车前。由于明天还有考试,他们没多寒暄,坐着马车离去。

    和旁边那些马车相比,驴车确实寒酸。赵德昭也不以为意。

    锦儿吸了吸鼻子:“今天没有怪味儿。”

    赵德昭一个摸头杀:“就你是个狗鼻子,走吧。”两个边上车边打闹,宛如两个顽皮小兄妹。

    赵九叔哈哈大笑:“少爷,锦儿,坐好了。驾~”

    驴车里传来赵德昭的歌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临江花~”“好好听,少爷再唱一个……”

    离临江城五十多里,雾灵山中,一座戒备森严的别院里。

    外面有整整一个千户的卫所官兵,分三层把别院包围得蚊子都飞不进来。大堂上,端坐着十位饱学鸿儒。他们须发皆白,容貌端正;神态儒雅,气势威严。

    为首的是桐城府学山长方苞,还有曹霑芹学政的幕僚五位,和临江府学教授童恩伯、训导孔允达,以及两位省教授。

    大堂里气氛压抑,寂然无声。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轻微骚动。接着,一个卫所百户进来禀报:“临江府知府押送考卷到了。”

    方苞微微点头,童恩伯和孔允达不敢托大,赶紧起身到大堂门口去迎接、他们脚不能出大堂门。

    只见许文祥知府坐着轿子,带着衙吏,十几辆大车直接拉到大堂门口。接着百户和卫兵上前检查封条,无误;另外的卫兵上来拆开封条,把一箱箱考卷搬运进大堂,摆放整齐。

    除了许文祥,其他人都不能进大堂。抬卷卫兵接着退出,千户指挥关上大门,严密警戒。

    五个幕僚上前检查箱子封条,对方苞道:“封条正常。”

    方苞面无表情,悠长的声音响起:“开箱~”

    五个幕僚取出小刀,开始拆封。大概一刻钟,拆封完毕。然后再次检查,对方苞禀报:“无误。”

    看起来快到七十岁的方苞抬起眼皮,对许文祥道:“请知府大人和府教授、府训导等开始筛选黜落卷。”

    许文祥、童恩伯、孔允达一人一个箱子,开始筛选。

    每个箱子旁边是一个大箩筐,黜落卷直接扔箩筐里。

    黜落卷筛选要求极快,主要是看卷面、字体;然后粗看语句,只要有一句不通畅,就进入了箩筐。三人驾轻就熟、手脚飞快;如果赵德昭在此,一定惊讶于他们娴熟的动作充满了韵律美感,仿佛在演奏交响曲!

    各县案首的试卷单独放一个箱子,接下来它们直接进入一个红色箱子,表示录取。

    方苞和幕僚略略翻阅案首卷子,都微微点头:“可!”

    整个大堂,除了翻阅卷子和扔卷子声音,一片寂然。就是呼吸声都很轻微,包括正在干“重体力活”的三人。

    许文祥、童恩伯、孔允达效率极高,显然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活儿了。左手拿起,右手翻阅;眼睛浏览,大脑判断。也就堪堪一个半时辰,他们就收工了:近万份卷子,黜落了一大半、还剩下一千余份卷子!分成八个箱子装着,每箱约一百五十份。

    方苞说出了第一句长话:“看来,你们临江府文风不错。这一千多人,都有秀才水平。可惜,只录取五十人。”

    幕僚微微一笑:“我们开工吧。”

    于是,八个人开始仔细阅卷。这次他们看得很仔细,也是首先黜落文章水平稍差一点点的。有时候文章水平还好,就是不符合学政大人和自己的文风。这个应该算小小的冤案,但你却没办法找地方说理去。

    这个时间,可比三人花的时间还长,一直到凌晨卯时初,才筛选出一百份。不过,这个可不算最终结果,还要看今天的复试结果;还要继续黜落,最终加上案首、全部为一百份。

    不提阅卷工作,赵德昭回到家里,母亲已安排好热水洗浴。今天不是药浴,锦儿羞答答地脱衣进入浴桶,紧张地给赵德昭搓身子。不过,锦儿才堪堪十岁,完全没开始发育;赵德昭心头没有一点绮念,居然在浴桶里睡着了。

    “少爷的皮肤好紧凑,肌肉好有力哟。要是,他用手抱着我……”锦儿大羞,小脸红透了。听着赵德昭的呼噜声,小脑袋瓜子开始想象以后作侍妾的情景。不过,她还一点都不知道男女之事,只是想象如何服侍赵德昭吃饭、穿衣、玩耍呢。

    一夜无话,赵德昭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的流程和第一天完全一样,重点还是廪保点名和搜检,重点预防代考和夹带。

    同样是上午两道八股文,下午一道诗。

    上午第一道题出自《国语》,第二道题却是来自佛经《菩萨经》。不过这些恰恰是赵德昭所长,难度不大,很快完成。

    至于诗,却提前预示秋闱,为《咏秋》。越是普通的、大众化的题目,越是考人。

    赵德昭略一思索,大笔一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了考场,胡金堂热情地跑上来:“走走走,醉仙楼订好了包间。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汪康年拉着赵德昭不放手:“今天,不许拒绝!我做东。”

    其他几个县的案首、前拔也来凑趣:“干脆,今天各出一笔钱,玩大点。”众人一起赞同。

    赵德昭只好让赵九叔拉着锦儿回去,小妮子心里不高兴,一直嘟着嘴、可以挂油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魏嬿婉进忠 毒医小农女:带着空间养娇夫 十年等安然 系统穿越:农家太子妃 沈惟卿凌予峥 活寡二十年,重生独美不原谅 三国之召唤天下 女皇万万岁 子期可期 顾沉席程

纨绔逆袭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山野独行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野独行客并收藏《纨绔逆袭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