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纨绔少年的浪子回头(四十三)(1/2)
第八十五回 湘莲惊诧论
年底虽然寒冷,街上行人仍然熙熙攘攘,大家都在置办年货。常言道:有钱没钱,还是要过年。
唐牛儿拖着鼻涕叫卖:“好吃的果饼咯~一文钱一个,味美价廉~好吃的果饼咯~”今天生意好,已经卖了两篮子、第三篮子也去了一半。
眼尖的他看见赵德昭迈着六亲不认步伐,嚣张地走着。他追上去:“嘿嘿,赵少吉祥。”
赵德昭乜斜着眼:“你哪里去学的这句话,像个太监。”一串铜钱飞过,拿起两个果饼就吃。
唐牛儿陪笑道:“这不我去打听流民情况,那里有个京师来的公公,别人都这么对他说的。”
赵德昭兴趣来了:“公公?快说说,是不是年纪很大、细皮嫩肉、眉毛头发雪白、武艺高强的?捻起兰花指、说话时尖声尖气像女人的?”
唐牛儿不确定道:“我没见到本人,也没听到他说话。那些人都在外面说‘公公吉祥’的。”
赵德昭微微有些失望。后世看港台影视剧,甄子丹等扮演的太监高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听到太监,就想起了那些经典形象。
“好吧,说说流民情况吧。”
“其实,流民情况和赵少听到的差不多。只是这次被堵在雾灵山外的数万流民,饿死、冻死、被官兵杀死的,听说上万了。那惨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别说了!”赵德昭听了,心里闷闷的,像被什么东西堵着。身为后世人,除了在电视上看见过非洲灾民,国内是早就没了饿死人、冻死人的事发生了的。就算是他这个贫困乡村的孤儿,也托政府扶贫的福,还读完了大学!
上万条生命啊、就这么轻飘飘地没了!在那些锦衣玉食、脑满肠肥的高官显贵眼里,连个数字都算不上!
他感觉,会不会是类似明末的小冰河时代来临了?来到这一世,今后,恐怕他要面对这些可怜人的。
唐牛儿见赵德昭脸色不好,识趣地悄悄走了。
回到家里,赵德昭问道:“娘,我们的永业田没问题吧?”
赵李氏微笑道:“我的儿,你开始关心家业了呀。放心,永业田,水肥充足,产量高,足够我们家用了。以后,你中了进士,我们可以再买好多好多田地,可以传子孙后代的。”赵李氏毫无例外地有浓厚的土地情结。
“孩儿听说,好些地方遭灾,颗粒无收。很多人成了流民,雾灵山外还饿死、冻死、被杀死了上万人。”
赵李氏在家里,信息更少。她震惊道:“这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孩儿让唐牛儿去打听的。”
“唉~可怜哟,这天寒地冻的,饿死、冻死,不赈灾还杀死人啊。”她拉过锦儿:“这孩子,就是饿死的流民留下来的。”
锦儿跪着偎在赵李氏怀里流泪,眼睛偷偷望着赵德昭。那里面,满是感激,和爱慕。
赵德昭决定,抽时间去看看自己的永业田,顺便瞄一眼被赵德芳家欺骗、讹诈去的那三千多亩良田情况。讲真,穿越过来快四个月了,后世他这个农家子弟出身的人,除了练功就是学习,还没去农村看过也。
赵德昭是第一次巡视自己的“领地”,赵李氏让赵九叔准备了些慰问品,亲自陪着儿子去对佃户“布施恩惠”。
太阳初升,母子两坐着赵九叔驾驭的驴车,吱呀吱呀地行走在乡间道路上。积雪早已不见踪影,路边树木都是光秃秃的、没有树叶;天上偶尔有乌鸦“呱、呱、呱”地叫着飞过,人们很忌讳这种声音、视为不祥之兆。
转过一个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平平展展一望无际的良田中,麦苗至少一寸多高了,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很远处若隐若现的是淮江,一条支流弯弯曲曲贯穿田野,配套有比较规整的水渠,当然现在水渠里面没有水。
田野里,星星点点坐落着一些农舍,那些就是佃户村庄。原来他们都是赵德昭父亲管辖,现在归了赵德芳家族。
在视力所及的支流边,就是赵德昭仅剩的六十亩永业田!它呈大致的矩形,地势比支流高约一米五,取水很是方便,不受人制约;但又比其它田地低至少半米,肥力还要好一些。
看来,前任皇帝老爷子对赵德昭的父亲真心不错。
还没到永业田,恰看见赵德昭母子最不愿见到的人:赵建贵!
他带着一群狗腿子正在农舍里催租:“你们,吃我们赵家的、用我们赵家的。先前的租子都是我和大哥代交的,你们要感恩。现在,要过年了,该还欠账了。”
一个老者颤巍巍道:“三爷……”
“啪!”皮鞭抽过去:“叫二爷!”原先他们称赵建文为大哥,赵建福自称二弟、赵建贵为三弟。现在分家了,赵建福自动升为大爷,赵建贵自称二爷了!
“是、是二爷。我们已经交了大部分了,现在实在没有了。如果把缸里最后一点交了,我们都要饿死了。”
“你们饿不饿死关我屁事!今天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否则,衙门大牢里怕不关死你!”赵建福嘶声大喝。
然后狗腿子们凶神恶煞地砸门而入,翻箱倒柜、趁机揩油;顿时鸡飞狗跳、碗婆罐倒……哭喊声、惊叫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好似鬼子进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