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纨绔少年的浪子回头(四十二)(1/2)
第八十三回 许芸茹进京
临江府知府许文祥是怀着志得意满的心态,带着娇妻美妾、爱子娇女,踏上进京述职的道路的。
就像后世的漂亮国,它要不断在世界各地挑起冲突、然后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名义,出兵干涉、赚取名声、摄取财富;被干涉的国家还要为它数钱加上不情不愿的感恩戴德。
许大知府早把这套玩得溜熟,算是漂亮国的祖师爷。这次他暗中挑起几大帮会的流血冲突,然后以官府的威势有选择地铁血镇压;至于小老百姓的生命、毛毛雨啦。他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吃了原告吃被告,还有下级如黄文柄知县等的孝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许大知府只用了几天,就轻轻松松完成了这个官场潜规则的“指标”。
当然,这笔钱他不能独吞,一方面要犒赏有功的部下、幕僚、师爷等;还有相当部分要孝敬朝中大佬和关系深厚的皇亲国戚。最后,许大知府除了得到“上等”的吏部考评,那十万雪花银要花出去大部分。
吏部考评,从上到下等级为:上上,上中,上等;中上,中中,中等;合格;下,下下。从这个指标来看,官场上黄文柄知县和许大知府都是赢家。
豪华舒适的马车上,刚满四十岁、官场上春风得意的许大知府微闭双眼,和夫人许文氏肩并肩坐着,惬意地听着一双儿女在那里叽叽喳喳。
许大知府的妾室小杨氏毕恭毕敬地侍候着,不时端茶递水。小杨氏是许文氏的通房丫头,性格里带着深深奴性的柔顺,很像王熙凤的通房丫头平儿。许文祥夫妇对她很满意,而且她没有生育,对许文氏没有一点威胁。
“小杨氏,你也累了,眯一会儿吧。”许文氏和蔼道。
“妾身不累,只要服侍好老爷和太太,妾身很开心呢。”
“夫人让你眯一会儿就眯吧,我们也要小睡一会儿了。”许文祥很温和地说道。
“妾身谢老爷、太太。”小杨氏一个万福,端正坐下眯了。
茹儿觉得好无聊,哥哥也在打瞌睡,没人和她说话,她却还处在兴奋之中。扒开窗帘看着外面的风景,看久了也觉得无趣。
“都是雪,白晃晃的。唉~要是德昭哥哥在就好了,他一定写出绝妙的诗文。好想他哦,他在干什么呢?”第一次思春的少女,眼角弯弯的,嘴角流淌出娇俏的笑意。
忽然,一只手在她眼前晃动:“醒醒,都流口水了。”一看,却是哥哥许少游在诡异地笑着。
“哎呀,讨厌死了。刚才不陪人家玩,哼!”茹儿嘟着嘴。
“看你那花痴样,让我猜猜,是不是想哪个小哥哥了?”
“哥哥,你再这么说,茹儿不理你了!”茹儿羞红了脸,眼睛睁的大大的瞪着许少游。
“好了好了,我的妹妹最乖啦。到了京师,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还有去逛庙会。”许少游开始给妹妹“行贿”。
“这才是我的好哥哥嘛,要和表姐她们一齐哦,嘻嘻。”茹儿瞬间阴转晴了。
许文氏看着自己生的儿女,眼神满是慈爱。
外面长随禀报道:“老爷,太太,到驿站了。”随即马车缓缓停下。
踏脚石正在车门处,许文祥扶着夫人下车。抬头一看,一个亭子旁,黑色石碑上写着:三岔驿。
这个驿站,处于三岔路口,算是较大的了。由于商旅众多,驿站可以收些孝敬,所以房间、伙食算好的了。
驿丞过来施礼:“大人,已安排好上房。”许大知府车前插着一面小黄旗,上写:“奉旨进京。”这种小黄旗,最低也是正五品或从四品的知府级才有。所以驿丞显得毕恭毕敬的。
房间是套房,许文祥夫妇、许少游、茹儿各有单独房间,小杨氏在许文祥夫妇旁的耳房。下人另外安置。
许文祥在驿丞陪同下观看驿站情况。在驿站大堂,看见墙上一首诗被好好地保护着:
《三岔驿》——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消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许文祥慨叹道:“不愧是大才子杨升庵,短短四十一个字,写出了官场宦海风波,瞬息万变,仕途多艰,险恶丛生。其心态超脱,选材新颖,意蕴深远啊!”
茹儿也跑过来:“爹爹,杨大才子好像来过临江府也。”
“呵呵,是的。爹爹我还接见过他,确实玉树临风,文采风流,气度不凡。”许文祥笑呵呵地看着女儿。
驿丞道:“我们三岔驿,可以北去京师,南下江南,西去关中。多少人来去匆匆,留下的墨迹,都及不上杨先生的。所以小人和驿站才好好保护着它,无价之宝呢。”
许文祥赞许道:“当得起,你们也是雅士哈。”
驿丞陪笑道:“在大人面前,我们哪敢称雅士。只算是崇拜雅士,能附庸一点风雅而已。”
许少游道:“呵呵,你还是个妙人儿呢。”
这时,驿卒进来道:“大人,酒宴准备好了,请大人赏光。”
许文祥见那驿卒,二十多岁,面色黑红,甚是雄壮。于是笑着问道:“足下尊姓大名?”
那驿卒激动道:“小人姓李,贱名敬轩。”能得大官老爷垂青询问,李敬轩觉得祖坟上冒青烟了。
驿站的饭菜,当然比不上酒楼,但也算差强人意。许文祥和许少游父子两吃得津津有味,许文氏和茹儿母女两都只是略略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回到房间,茹儿抓起零食就大吃起来。末了拍拍肚皮:“那个饭菜,好难吃。还是点心好吃。”
小杨氏微笑道:“小姐就喜欢吃我做的点心。”
“姨娘,多给我做点嘛。不然还没到京师,我都饿坏了。”
“好,好,姨娘给你做。”小杨氏注重男女大防,与许少游保持距离,却把茹儿当亲闺女一般疼爱、甚至溺爱到没原则了。
第二天一早,驿丞和驿卒恭送许大知府一家离去。驿卒道:“大人,这个许大知府好和气的,还给了我们赏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