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纨绔少年的浪子回头(三十四)(1/2)
第六十七回 苛政猛如虎
“咣当、咣当、咣当!”砸门声伴随高喊声:“开门开门,收粮了、收粮了~”手法简单粗暴、声音干脆利落。
赵建福家门房王福在门缝里一张,原来是县衙户房衙役:“大、大人,什么事?”
“开门!你们家该交本年度赋税了!”衙役喝道。
王福哪敢开门,屁滚尿流跑到二门尖声喊道:“老爷、夫人,县衙来人了!”
两个小妾分家后,赵建福和赵王氏感情更深了些;昨晚两人折腾了大半宿,瞌睡正浓。夫妻两被王福吵醒,很是难受、脑袋发炸、嗡嗡耳鸣!赵建福怒火腾地冒上来:“你个奴才,一大早鬼号什么!”赵王氏倦极,睁了一下眼,又睡了。
“老爷,县衙来收粮了,他们在砸门。”王福喘着气道。
赵建福瞬间清醒,推了推赵王氏:“快起来。”
赵王氏还没搞清状况,慵懒地娇嗔:“唔~老爷,你昨晚太折腾了,妾身还要睡会儿。”
赵建福一个头两个大:“县衙在砸门了,快起来!”
赵王氏也瞬间清醒:“凭什么?我们也没犯法。”
“起来再说吧。一个官字两张口,千万得罪不起。”赵建福让王福把衙役请进来奉茶;同时喊丫鬟进来,服侍夫妻两起床、穿衣、洗漱,急急慌慌的。
十个衙役气势汹汹地来到堂屋,有的拿枷锁,有的拿铁链,有的拿铁尺……丫鬟们忙不迭上茶和点心,王福给每个人一个小红包。看到他们还算殷勤,衙役脸色才好了点。
赵建福夫妻今天起床效率高极了,匆匆来到堂屋;赵王氏脸上还有红潮,风姿绰约的,把衙役都看呆了。
“敢问大人,光临寒舍,有何贵干?”赵建福施礼道。
“我是衙役领班崔明(听起来像是催命),奉知府大人、知县大人令,特来收今年的粮。这是公文,给您的,您好好瞧瞧。”说完把公文交给赵建福看。
赵建福把公文接过来,还没看,陪着笑脸道:“崔大人,我们以前没交过粮啊?”
“以前那是有赵建文举人身份保着,现在分家了,你们就该交粮了。”崔明冷笑道。
赵建福和赵王氏一起看。夫妻对视一眼,倒抽一口冷气道:“怎么这么多?搞错了吧?”
“你们赵氏一族二万八千多亩地,统一由族长赵建福收取上交。这是太祖爷《大梁律》早就规定了的,数量也是《大梁律》定的。赵族长,知府大人和知县大人还是体谅您,今年只收三成,明年就是四成了!还给了您五天时间;如果到时候不交粮,只有请您去县里大牢里走一遭了。各位,走了,去下一家。”崔明鼻孔朝天道,带着衙役一阵风去了。
赵德芳正好过来,差点被衙役撞倒!他见父母两眼无神、瘫坐在椅子上,问道:“爹、娘,怎么回事?”
赵建福把公文递给赵德芳,后者看了,急道:“怎么会这样?”
“费尽心机把土地弄到手,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三万石啊~”赵王氏双眼无神地嘀咕道。这是典型的“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都怪那个小兔崽子,竟然釜底抽薪,来了个分家!”赵建福咬牙切齿道。他当然不会反思到这都是他一家自己造成的。
赵德芳和母亲面面相觑,心道:“这句话可不好说出口。”
赵建福对赵王氏道:“夫人,不如,你去求求大嫂?”这时候,他对赵李氏由“贱妇” 改称“大嫂”了。
赵王氏一触即跳:“什么?要我去求那个贱人?老娘丢不起那个面子!还有,求她有用吗?分家可是皇帝下的圣旨。”
“那怎么办?我们家可是大头哇,一万石出头啊。”赵建福肉疼得几乎要晕过去了。
赵王氏很是果断,走到二门口:“王福,去把三爷请来。”
然后关上房门:“出血是不可避免了。我们可以……”
赵德芳道:“死道友不死贫道,娘的主意,目前最佳。”
一会儿,赵建贵赶到:“二哥、二嫂,什么事这么急?”
赵建福阴沉着脸,赵德芳把公文给赵建贵看。赵建贵急得跳起来:“这这这,二哥、二嫂,您说怎么办?”
赵德芳把赵王氏的主意一说,赵建贵苦着脸叫道:“还是要大出血啊!”
赵王氏哀叹道:“只有这样减少我们的损失啊。芳儿,我们家全指望你了,一定要考上功名哟。”
赵德芳咬牙道:“爹、娘,孩儿一定考上!”他握紧了拳头。
赵王氏的主意是:赵建福家一万亩,赵建贵家五千亩,其他家总共一万三千亩。由赵德芳模仿笔迹,把公文上的“三成”改为“五成”,去糊弄其他家,收他们五成;我们两家就只交一点三成,不就减少损失了?
赵建贵大叫:“妙、妙!就这么办。”
赵王氏道:“三弟,低声,主意保密。你带队,把我们两家的家丁都配上大棒,谁闹事、谁抗拒就狠狠地打!”
说不得,赵王氏可比赵建贵厉害多了,出得了主意、下的了狠手,算得上“女中枭雄”!
这下,在赵氏族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多少年了,在赵建文的福荫下,大家不纳粮、不服徭役,过着幸福快乐的小日子。
可是,这些赵氏族人不知道感恩。在赵建文去世后,成了赵建福兄弟的帮凶,一起谋夺赵建文遗孀和儿子的家产!
现在,一切大变样。赵德昭醒悟后,果断分家!赵建文的福荫瞬间没了,赵氏族人自食其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