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帝对林威说李柔嘉想要见阿好倒也不是胡说,大禹人才济济,找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不难,找一个聪明伶俐还有意思的就难了,而找到一个聪明伶俐有意思还合眼缘的就难上加难,阿好之于李柔嘉和小郡主这样很难对什么感到稀奇的皇亲贵女就是绝佳的玩伴,在有争抢的时候,自然是念念不完。
让阿好进宫做伴读这事柔嘉公主和小郡主一直都记着,陆姝因为偷渡李怀出宫,最近都比较安分,李柔嘉便逮着机会和建安帝再次提起。
建安帝其人,在帝位六年,已然逐渐向一个合格皇帝的形象迈进,他有着合格帝王的勤勉,国事为先的好品质,必然的在儿女情长方面就逐渐不那么上心,皇帝做久了要么冷漠无情要么极端偏执,前者在史书上能排得上号,后者在史书上也能排上号,建安帝希望自己成为前者追求大爱,因此他的心思很少放在非政治人物身上,说白了天下人才如过江之卿,没有非人的作为,皇上多余的眼神都欠奉。
阿好小小一个能让皇上在别人提起她时记起她是谁已然难得,她被认回林家这事建安帝也就听个稀奇,至于刨根究底追溯到上三代这种事,建安帝还没有这么嫌,青蚨司会有记录,也要有心调阅才行。
只是架不住她出现在建安帝耳边的频率太高了……
马车在宫城的东华门停下,阿好跟在林威身后,祖孙俩到的早,东华门前只有零星几个等待入宫的官员。
此时天依旧灰蒙蒙的,阿好抬头望了望厚厚的云层,今日约莫是个阴雨天。
一名绯袍绣锦鸡的年长官员从旁经过,林威略微倾身施礼唤了一声:“岳丈。”
气质清癯的赵仁和停驻脚步,眼尾扫了下被林威牵着的丫头,口气温和:“是肃功啊,你离京前老家送来了几坛芦台春,你岳母知你喜欢,特意给你留了两坛,待你有空闲和沐芳一起过府将酒带回去,过了一冬想来口感更佳。 ”
林威从北境回来,还一直没有登赵府的门,赵仁和如此说也不知是不是在表达不满。
“母亲还在病中,劳岳母惦记,改日一定同沐芳一起登门拜谢岳母关心。” 林威同样口气温和道。
赵仁和摸了摸蓄起的短须,细长的眼微眯: “听沐芳说近日亲家母的病情有所好转,每日心绪颇佳,这可是好事。”
林威垂眸:“母亲为小婿操劳一生,让母亲晚年喜乐是小婿分内之事。”
见林威没有要同他提他身畔小丫头的意思,赵仁和叹息一声:“人老了就想着小辈陪在身前,老夫也是看着婉儿那孩子长大的,她的孩子能被找回来,你岳母也是老怀甚慰,怎么也不见你让沐芳将人带回府看看?”
成人间说话不爽利,读过书的成人间说话更是云山雾罩。
阿好眨巴着眼睛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对来回试探的翁婿,她很确定这位赵尚书早就看到了他们,故意从旁经过是等着林大人主动问候,岳丈和女婿之间,自然要女婿先开口,她也很确定这位赵尚书知道她是谁,却不直接开口询问。
林威面上没什么变化, 赵家和楚家曾经过从甚密,对昔日好友遗留的后辈出言问候一两句是符合人情和礼仪的,不闻不问才显得有违常理和心虚,不过也只是符合礼仪了,他动了动牵阿好的手:“岳丈,小姑娘不比小子,性子有些怯弱,” 他低头,“阿好,这位是赵家曾祖。”
阿好一脸懵懂地行了个屈膝礼,嘴巴却闭的紧紧的,毕竟林大人说她性子怯弱。
赵仁和的正眼这才放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番,便温和道:“是个灵秀孩子,只是肃功,稍后要入朝了,怎的带着孩子来了东华门外?” 还一副要一起入宫的架势。
阿好小眉头动了动,她确定赵尚书驻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询问这句话,翁婿之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却铺垫了这许多,由此可见这对翁婿关系不亲近,也由他的说话方式以及她小小人生阅历此判断赵家的这位家主林夫人的依仗赵尚书是个面相忠直,心里藏奸之辈,不好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