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寻找重创董卓的无双上将!(1/2)
夏侯杰重创董卓,大败西凉铁骑的消息,传遍九州!
一时间,袁绍,曹操备受鼓舞,酸枣会盟讨伐董卓!
他们也一直在暗中寻找那个霸王临世,一人重创八千西凉铁骑,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无双上将!
若是能够找到他!
恐怕根本不需要大战!
只需要登高一呼,董卓便会望风而逃!
……
此时,杀出洛阳城,割掉董卓鼻子,重创吕布的夏侯杰已经回到了他的老家陈留。
“曹操已经陈留起兵了。”
夏侯杰显露着杀意。
他刚刚穿越过来,接手了一座豪华庄园,还没有享受人生,便被董卓踏平了!
这该死的董卓!
我只是想安安稳稳的富家翁,你逼着我闯洛阳,诛你项上人头!
好!
好好好!
老子成全你!
这一次十八路诸侯会盟,我要闯洛阳,亲手摘了你的脑袋!
夏侯杰正在思索间,有两人正联袂而来。
他抬头看去,竟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渊。
“老八!”
夏侯惇上前喊道。
夏侯杰顿时欲哭无泪,原来自己排行老八吗?
这个称呼可真不怎么样啊!
“老八,这次十八路诸侯齐聚酸枣,共谋讨伐董卓大事。”
“你也需得随军出征。”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夏侯渊接话道:“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到时候我们自然会保护你。”
“只是到时候主公若是问你武艺如何,你要老实回答。”
“说你武艺不精,愿做个文士。”
夏侯惇叹了口气,补充道:“做文士也好,至少可以远离战场,保住性命。”
“主公是不会亏待你的。”
显然他们两人对夏侯杰很是了解,知道他武艺不精,特来叮嘱了一番。
看得出他们对夏侯杰这个老八,还是很关心的。
夏侯杰的记忆中,也知道原主就是个酒囊饭袋之徒,不堪大任。
若是这个时候突然改变,难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干脆利落的点头道:“兄长放心,我自有分寸。”
夏侯惇和夏侯渊这才放心下来。
只不过他们却突然看到了旁边的霸王枪和霸王弓。
两件兵器都霸气非凡,让他们吃了一惊。
可很快,两人就反应了过来。
这显然是用来装样子的。
若真是精铁打造的,光是那杆长枪,看着就有上百斤,谁能拿起来?
拿着这样的兵器上战场,累也累死了。
看来自己这个弟弟,不甘心做个文官,还是想上战场啊。
“弟弟啊,让你做文官,确实委屈了。”
“可也是为了你好啊,就你这三脚猫的武艺,上战场不是找死吗?”
夏侯惇心中默默叹息。
他不说出来,是不想让夏侯杰太过难堪。
夏侯渊显然也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既然要做文官,至少也要装出很懂兵法的样子。”
“可你拿一杆长枪来做什么?文官也要有文官的样子啊!”
“而且这么大的枪,根本就是在吓唬人,谁信啊!”
可是看到夏侯杰兴奋的神情,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劝说。
毕竟自己个弟弟,梦想就是上战场做个武将。
留在后方做个文官,确实委屈了这个大个子。
还不让人过把瘾了?
“好了,你收拾一下吧,我们要去见主公了。”
说完之后,夏侯惇两兄弟便先行离开了。
在他们看来,夏侯杰的那杆枪和弓,不过是木头做的玩具罢了。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对了,你有没有发现,老八好像比之前更壮了?”
“有吗?可能吃太多胖了吧!”
两人嘀咕着离开了。
……
“主公!”
夏侯惇和夏侯渊来回到了曹操面前。
“回来了,正好商量一下出兵事宜。”
此时在最上方的,正是曹操。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到了陈留,招兵买马,发布檄文讨伐董卓。
如今他们正要出兵前去会盟袁绍和其他诸侯。
“主公,我们兵力不多,所以此次会盟,我们不能太出风头。”
说话的是一员谋士,名为戏志才。
曹操缓缓点了点头。
“说的没错,我们这次去,只做辅助。”
“袁绍四世三公,底蕴深厚,我看这次就让他带头吧。”
虽然是会盟,但诸侯之间自然也不会太过平静。
所以想要主导这次会盟,首先要有威望。
其次实力也得足够才行。
这两样,曹操都排不上号。
而且若是成为盟主,首先就是要身体力行。
若是开战,盟主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兵全部都安排在后方。
所以盟主之位,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可袁绍和曹操是好友,曹操有信心在袁绍面前说上话。
因此推举袁绍为盟主,对曹操来说最为有利。
“就这样办,你们各自下去整顿兵马,我们即刻出发。”
“是!”
李典、曹仁等人拱手领命。
夏侯惇和夏侯渊却留了下来。
“主公,我们想要向你举荐一个人。”
曹操眉头一挑,显得很感兴趣。
“哦?不知道你们推举的,究竟是谁啊?”
此时的他才刚刚举兵,麾下人才并不多。
主要将领也才只有六人。
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两人,曹仁、曹洪兄弟两人。
以及外姓将领李典、乐进。
而谋士,则是只有戏志才一人。
所以若是有人才来投,曹操自然十分高兴。
“回主公,是我宗族内的人,名为夏侯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