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愈发寒冷,北方有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过后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开始了。白灵儿心里一直惦记着牛棚里的长辈和小哲,她为他们准备了棉衣。棉袄的内里用松软的棉花厚厚地缝了一层,外面的布料选用了黑色的,还让心灵手巧的小帅做了做旧处理,打上几个醒目的补丁。从外表看,这些棉衣破破烂烂,不太招人惦记,可实际上却非常暖和。不仅如此,被子和褥子也都换上了新棉花,白灵儿还特意给小哲弄了一张羊皮的褥子,用兔毛做的鞋子,这下子,这个冬天牛棚的几人终于不再受冻了,收拾好这些白灵儿准备晚上去牛棚去看望一下几位老人,也去检验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过后,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村民们欢天喜地地开始准备过年,交任务猪的事儿也马上提上了日程。南方的天气不像北方那般寒冷,没有天然的冰箱,所以这边杀年猪的日子就比较靠近过年。
村里的猪在白灵儿的悉心照料下,胃口大开,最近更是长肉迅速。如今这十头猪都已突破了两百斤的大关,这可是历年都未曾有过的佳绩。看着那些白白胖胖、憨态可掬的猪,整个村子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终于,任务猪顺利交完,村里留下的三头猪也卖上了好价钱。这次三头猪足足卖了五百多块钱,由于猪养得格外肥壮,供销社每斤收购价格给到了 8 毛的高价。揣着这五百多的巨款,大队长和支书走路都带风,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杀年猪的日子终于到了。这天,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晒得人暖洋洋的。村里要杀年猪了,小孩大人都喜气洋洋,因为今天全村都能吃上肉了。孩子们兴奋地奔走相告,叫嚷着跑去场院那边看热闹。
白灵儿被沈雪一早就叫到了杀猪现场。
“我还没看到过村里杀猪呢。”白灵儿一脸好奇,她很想感受一下这个年代杀猪的热闹氛围,在后世根本就感受不到。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类似的场景,那个时候觉得太夸张,可到了这里几个月,白灵儿深刻领会到了这个年代的人对肉的极度渴望。
“中午还有杀猪菜吃呢,张婶儿的手艺可好了,她做的血糯米肠特别好吃,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说着,沈雪忍不住怀念地舔了舔嘴唇,那模样就像一只馋嘴的小猫。
“瞧你那点出息,今天没有改天我们弄点猪血找张婶给我们做点吃不就好了。”白灵儿笑着打趣道。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还是你聪明。”沈雪一拍脑门,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
两人说说笑笑地来到场院,这里早已聚集了众多村民。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分猪肉,看这阵势,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来了。她们俩算是来得晚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就在这时,大家突然听到猪凄厉的叫声,人群瞬间变得更加欢腾起来。
“今年我们的猪养得特别肥,应该每户能多分一些肉了。”一位村民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