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校的重要任务(1/2)
周一早上,舒汉良把屋门一锁,骑着自行车出发去上班,半路在早点铺儿吃的油饼豆腐脑。
南锣鼓巷距离轧钢厂可不算近,步行要近1小时,骑车也得小20分钟,在他们这片儿住的同事们大多坐班车。
不到8点,舒汉良已经把宣传科大办公室打扫了一遍,这个办公室一般都不锁,不然他得站外面等好半天。
虽然他两辈子都不算勤快人,但职场中的人情世故却非常通透,年轻多干点活儿累不死人,就当活动身体了。
提起两个大号暖壶,舒汉良准备出去问问锅炉房在哪儿,却见门口呼啦啦进来好几位。
舒汉良记性好,前天报到时基本都认了一遍,这时挨着个打起了招呼。
谢顶的老孔是副科长,负责政策研究;架着瓶子底眼镜的是老吕,负责厂报编审;穿着打扮最像领导的那位是张哥,三十上下,负责组织宣传活动;三十出头儿曹姐、二十七八的严哥都是6级办事员,负责采风写宣传稿子;加上魏科长和他自己,科里在编的行政干部就他们7位。
归宣传科管的还有两个特殊岗位是以工代干,参照普通工人定的级别。
小于是播音员,年初进厂实习,现在还没转正,平时在隔壁广播室工作;还有一个就是许大茂,负责放映宣传,经常出公差,办公室里有他一个办公桌,就是门口单独的那个。
整个大办公室的里的办公桌都是两两一组对头摆放,足有8组16张,算起来还有8张空的,舒汉良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同事之间客气了一阵儿,都纷纷回办工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曹姐很热情,也拎起两个暖壶,带着舒汉良下楼到锅炉房打水。
按工资政策,舒汉良这个大学本科生一进厂的级别就比曹姐和严哥高,和张哥一样都是5级办事员,报到时领导们许诺他只要能适应工作,最多等半年就能转正,到时候就是4级了。
所以即便舒汉良是新人,但也没人敢支使他干杂活。
路上曹姐的嘴就没停,说了几句科里的情况,就开始套新同事的家庭情况,舒汉良说得特别简洁——父母是教师,有俩未成年的妹妹。
回到宣传科,魏科长已经来了,先带着大家鼓掌欢迎舒汉良的正式加入,然后简单布置了一下工作,就拉着他出门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看来领导很重视夜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