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轧钢车间出事故(1/2)
中午饭是舒汉良请的,给许大茂点了六两米饭两个菜,一荤一素,三食堂今天最好的菜,算是还了他给土特产的人情。
出了食堂,许大茂就骑车颠儿了,说是放映机灯泡上次下乡坏了一个,得去调两个备着。
电影放映机的灯泡算是特种光源,是易耗品,但不是轧钢厂常规采购项目,需要补充时都是找合作电影院调拨,胶片拷贝也是在那里换领。
舒汉良饭后拎着空饭盒在厂里溜达,对照着刚才许大茂的介绍,加深一下印象,他上个礼拜就在厂西门这一片转了转,除了厂办、食堂、锅炉房、澡堂子,其他地方都没去过。
走没多远,背后有人叫了一句:“舒老师!”
回头看是两个年轻工人,工作服和帽子上全是机油,手里都端着两个饭盒。
舒汉良有印象,是夜校学生,昨天课上坐得靠前。
“你们好。”舒汉良面带歉意,“不好意思,你们是~~我这还没对上号儿。”
“舒老师,我们是机修车间的,我叫冯军,他是陈明。”
“哦?机修车间~~”
陈明他们知道小舒老师刚进厂,估计是还没弄明白,就介绍起来,“就是七车间。”
一路走,舒汉良了解到,从西门往东这一片是老厂区,有条南北的干道,东边厂房和附属设施林立,高耸的烟囱浓烟不断,是分片儿划分的第一、二、三轧钢车间,有热轧有冷轧,说是3个车间,其实是3个生产集群,都有各自的料场库房,有好多岗位是昼夜连轴儿转的。核心厂房能有百米长,里面分布轧制板、管、线等型材的设备,还有小火车铁轨在厂房之间穿插。
西边是各种车铣刨磨镗、焊铆锻压、钳工机修等标准车间和一些不编号儿的小车间,说白了其实就是型材再加工车间和服务车间,有自己的原料和成品库房区,就像是一个独立的零件儿加工厂。
公私合营前,老厂区的钢材产量一直上不来,就是搞了个大而全,设备也老旧,还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后来国家加大了投资,在南北两个方向新建了厂区,虽然加起来都没老厂区大,但生产效率高,设备统一是当年北边援助的,还有几个级别很高的车间,很是神秘。
轧钢厂早就关闭了冶炼工序,按计划调拨首钢等几个冶炼厂的钢锭钢坯,原来的炼钢车间改成了现在的三车间,成品钢材产量大幅度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