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究院现在真的是太缺人了。
当他通过深圳研究院所做的报告看到了海外推广那些复杂冗长的步骤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现在相当于是上海研究院将这一部分的内容直接给外包了。
而他们则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同样他们上海研究院也将给深圳研究院提供一些帮助。
这个帮助并不是资金上的,而是技术上的。
目前上海研究院最值得最宝贵的内容就是他们那一套全新的盾构机研发的思路和方法。
这是直接未来的技术革新,说不定是未来十年甚至是50年的技术基石。
深圳研究院自然也有自己的野心,并不想一直依靠着上海研究院。
所以现在他们进行了这样的利益交换之后,双方都会达成自己想要的内容。
这样就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不是恶性的竞争。
要知道在市场上很容易发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而他们要从一开始就将这个不好的可能会发生的萌芽掐断。
不得不说两个研究院的负责人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所以合作起来的态度分外和谐友好,并且非常的专业。
深圳研究院因为突然进了这个新活,他们之前一直合作的翻译公司不太够用了。
于是干脆就搞了一个招聘翻译的广告。
希望有能力的人才可以看到广告之后过来应聘。
而这个广告叶和恰好就看到了,便想到了最近一直在努力钻研的黄槐之。
他把这个广告转发给了黄槐之,并且附上了两个铿锵有力的字。
加油。
黄槐之回了一个笑脸。
他们之间不需要他的交流,就可以互相知道彼此的心意。
黄槐之看着自己手边儿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企划案和个人的简历露出了一个笑容。
她之前就看到了这个消息,并且早早去准备好了自己的材料。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叶和居然也记挂着她。
黄槐之笑了一下。
她喜欢的人站在他所在领域的巅峰,而她也会在翻译界崭露头角。
叶和没有对这件事情过多的关注。
因为他很清楚,每个人的事业只能由自己负责。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插了手,反倒是对黄槐之的一种侮辱,并且也是对这个项目的一种不负责任。
所以他只会将自己看到的这个机会放到黄槐之的眼前。
能抓住固然是好,抓不住也没有关系,世界上的机会千千万,总有一个适合她。
叶和在深圳出完差之后,便很快回到了上海。
他最后的收尾工作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而收尾结束则需要将这一台盾构机交付给需要的施工队,到时候他还需要跟着去现场看看情况。
不得不说,做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充满艰难险阻的,但是将问题和困难一个个克服掉的过程是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
同事们脸上的欢欣鼓舞越来越多,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个项目即将取得的成功。
盾构机那最大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机器在地下发出轰鸣声。
1m。
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