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想挨电是吧(1/2)
孙氏无奈,只能沉浸式地体验什么叫做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
三壮不在家,叶琛和二壮去镇上送货。
如今生意不一样了,不仅仅要供应孙家的铺子,还要供应县衙。
叶琛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等叶丰顺来了之后,几个人合伙把几大桶货品放在牛车上。
父子二人各坐在一边,直奔县衙。
跟叶琛对接的是卢照凌的书童阿福,小家伙笑着把钱递给了叶琛,还紧张兮兮地问了嘴,叶琛家有几张床,搞得叶琛莫名其妙的。
创业初期,有什么床?
我们都打地铺的!
离开了县衙便直奔朐临镇和清风镇几家孙家的铺子,最后书院。
有金大腿抱着,叶琛的生意自然顺风顺水。
不过叶琛依然不忘提点二壮,做生意钱不是自己一个人赚的。
要学会分享。
各路小喽啰见面该给的分红好处一样不能少。
那些收了钱的人,自然会妥帖地给你把事情办好。
货送得很快,叶琛给刘老太买了些鸭子。
叶琛特意给刘老太多买了些,准备不多要他钱。他把志刚派出去,让他跟着三壮去干活,肯定要少赚钱,这些鸭子就当做是补贴了。
最后就去了书斋。
在武周朝,养一个正经的读书人,是非常耗钱的事情。
不然以老太太对叶老蔫的溺爱,也不可能一提到读书,就立刻变脸。
实在是它占着一个大活人,而且还如同吞金巨兽一般,根本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
读书人的书本贵,拜师贵,甚至连日常练习的笔墨纸砚动不动就是几两银子。
叶琛带着二壮在舜德斋转了一圈,不停地咂舌。
之前他觉得,自己一天可以挣五两银子,已经是一笔庞大的巨款了。
可是看着眼前的文房四宝,他才知道,五两银子在这里,连个屁都算不上。
除非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都拿出来,不然根本就砸不出一个读书人来。
二壮在一旁不停地倒吸凉气。
爹爹呀,这里面的东西也太贵了吧。
一个砚台竟然要五两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