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一隅,一座质朴的农舍静静伫立,周遭绿树成荫,蝉鸣悠悠。
屋内,刚从清冽水中捞起的杨梅,颗颗饱满莹润,盛放在洁白如雪的瓷盘之中。恰逢阳光正好,丝丝缕缕的光线透过窗棂倾洒而下,给杨梅镀上一层迷人的光晕,愈发显得它们水灵灵的,惹人垂涎。
丁澜随手拈起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酸甜的汁水瞬间在齿间爆开,酸意打头阵,俏皮地刺激着味蕾,紧接着甜蜜汹涌而来,巧妙地中和了酸味,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啊~翠叶繁枝隐赤珠,酸甜初品意清殊。琼浆入口心神畅,疑是仙馐落玉壶。”丁澜微微仰头,情不自禁地吟道,脸上满是陶醉之色。
王庆在一旁毕恭毕敬地伺候着,见状赶忙满脸堆笑地应和:“恩师,您可真是好品味!这些可都是一等一的上品,您瞧,颗颗都这般硕大,味道更是清甜无比。”
丁澜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回味着口中的酸甜,感慨道:“今年的杨梅,与往年相较,似乎确实有些不同啊。”他微微眯起眼睛,稍作停顿,又道:“甜得更醇厚了些。对了,这杨梅多少一斤啊?”
王庆脸上笑意更浓,连忙欠身回应:“回恩师的话,六十文一斤。”
丁澜听闻,原本微眯的双眼瞬间瞪大,不可置信地看向王庆,惊道:“六十文?老夫记得去年的上品,可远没这么贵!”说罢,他低头细细数了数盘中的杨梅,心中暗自惊叹,这满满一盘子,可不就像堆满了白花花的银子嘛!
“你看你,哎呀,哎呀呀,太奢侈了,奢侈至极!”丁澜眉头微皱,连连摇头,“我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的?为人处世,务必勤俭。你看看你这……”
“恩师,学生这也是偶尔为之,实在是今年这杨梅声名远扬,就想着让恩师您尝个鲜。”王庆陪着笑,赶忙解释道。
“不过这杨梅确实是好吃,”丁澜摆了摆手,脸上的不满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赞叹,“老夫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是头一回吃到品相、滋味如此绝佳的。今年南山的杨梅,怎么就这般鲜甜呢!”
“呃,恩师,这杨梅并非产自南山,而是九溪。”王庆微微欠身,小声提醒道。
“九溪……”丁澜喃喃自语,脑海中猛然闪过一个倩影,那小樊楼的宋小妹,似乎就与九溪有着颇深的渊源呢。
九溪的山道上,来了三个人,一个老者,一个青年,还有一个童儿。三个人均戴着防晒的斗笠,那老者还拄着一根杖。三人慢慢悠悠地。
一路走来,有不少村民或挑或背着杨梅从他们身边路过。
转过三道弯,赭色岩壁豁开处忽现一方绿野。老者拄杖的手猛地发颤——层层叠叠的茶垄如青绸盘绣,杨梅树擎着簇簇绛红果球刺破云影。二十余村民身系藤条穿梭枝桠间,指尖翻飞如蝶,紫红的浆果簌簌落进特制的竹筐中。筐底早垫了新采的蒲叶,每摞满十斤便覆上嫩叶,由壮汉们踏着石阶运下山坳。山风掠过树梢时,竹筐碰撞声混着果农的吆喝,惊起满坡白鹭掠过茶海,在山里织出流动的银缎。
老者竹杖点住石阶,拦住了一个挑着竹篓精神抖擞的老农:“老哥留步!这漫山杨梅可是自家营生?恁大片山场都归您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