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文回到香江的同时,在京都的蒋明春正在参加作协会议。
此次会议是作协关于现阶段工作的调整,初步表决,除理事会主席职务外。
当前依旧保留第三届理事会职务不变。
于今年十月选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会议确定,设立常务书记处。
部分理事,部分委员职务变动。
蒋明春之前的‘候补委员’职务,正式去掉“候补”两个字,成为正式委员。
依旧担任‘新时期文学研究小组’的组长一职。
会议开了很长时间,上午下午加起来一共有四个小时。
好不容易挨到会议结束,蒋明春正要离开。张老带着一个中年男人走来,硬要拉着他去家里喝酒。
“明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学社的副书记,董先生。他对你写的那份有关《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报告很赞同。正好借着今天在一块,去我那里好好聊聊。”
蒋明春热情和这位董先生打招呼,对于张老的邀请,有心想要婉拒。
看到蒋明春的表情,张老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出言把路封死:
“诶?你小子这段时间可是不问世事啊!这几个月各种大会小会,我可是都替你请假了,今天可别想跑!”
对上张老的目光,蒋明春无奈苦笑:
“好吧,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老大笑着,看向旁边一头雾水的董先生:
“你还不知道吧,明春他爱人怀孕了,这小子每天寸步不离,要不是借着这次开大会,你别想逮着他!”
董先生露出和善的笑容:
“明春同志还真是个好丈夫啊!”
张老家中从来不缺客人,几人喝茶聊天的功夫,陆续有人来拜访。
其中正好就有八一厂的一位导演。
看到蒋明春本尊,这位刘导演很是意外:
“哎呀,明春同志,你可是不厚道啊!《高山》的剧本应该给我们八一厂啊!”
也不怪这位导演这么激动。
本来《高山》这部作品是从老领导这里拿给总政的。后续发表也是在战士出版社。
按道理来说影视也应该出自八一厂之手。
毕竟拍这种战争题材的影视,没有比八一厂更专业的了。
哪知道,被谢导和沪影厂给捷足先登。等到燕影厂和八一厂反应过来,蒋明春连剧本都交上去了。
为此,他们还挨了领导一顿骂。
现在谢导来京都筹备拍摄,听说上级直接给调配了一支队伍,用来拍摄《高山》。
各类兵种要什么有什么。
如此大阵仗的筹备工作,都把几个影厂的同行们都给眼馋坏了。
听着这位刘导的抱怨,蒋明春只是面带笑容当个听众。
对于这部电影的大制作,前世他就有所了解。要不然这部电影也不会在当年创下那么多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