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京都的几天还算顺利,虽然有些难民但还在可控范围内。
在离开京都的第十五天,送亲队伍在青城外的树林中被几千名的难民包围住,这些难民似殊死一搏般不管不顾的冲向他们。
上官瑶心中清楚这些人不会成功,辰王带的送亲队伍有三千名侍卫,这些人都是千挑万选,可以以一敌十的士兵,面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难民,谁胜谁负似乎不用多想。
上官瑶担心的不是自己是这群难民,不是饿急眼谁会拿命去拼口吃的,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朝廷没给他们活命的机会。
上官瑶掀开马车帘子叫站在前面的辰王:“辰王殿下。”
辰王听见她的声音骑马过来问:“皇妹有何事?”
上官瑶:“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辰王:“我们所带粮食不多,只够一行人三天的口粮,到下个城池再买粮食。”
上官瑶:“距前面的临城还有一日的路程,我们把剩下的粮食分给这些难民吧。”
辰王犹豫着说:“我们今日若把粮食分给难民,前面的难民知道了也会效仿,我们这一路恐怕都不会消停。”
上官瑶想了想说:“在我的嫁妆中拿出一部分银两,每到一处城池就多买一些粮食分给当地府衙,施粥给难民,保证当地难民十日的口粮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辰王:“皇妹这样做只是徒劳,十日后他们还是会挨饿,我们直接镇压,以后也就少些麻烦。”
上官瑶:“能吃饱十日是十日,以后他们要面临什么我无从得知,这是我最后能为他们做的了,我远嫁和亲是为了百姓能远离战争,安稳度日,若让我亲眼看见他们活活被饿死,那我和亲是为了谁?”
辰王思考片刻后说:“好,就依皇妹。”
上官瑶:“多谢辰王殿下费心。”
辰王殿下亲自出面,各地粮商也不敢抬价,府衙官员也都十分配合,这也算短暂的帮他们解决了流民被大量饿死的问题,再贪心的官员也没有打这些粮食的主意,除非他们是不想要命了。
果然这一路安稳了很多,再也没有遇到过难民闹事。
又行驶了半个多月到达两国边境,燕国使团在此迎接他们。
燕国人看到和亲队伍时被震惊到了,他们没想到被送来和亲的公主有这么大阵仗,长长的二百五十六抬嫁妆箱子告诉他们这个公主不是被历国放弃的公主。
又走了一个月他们才到达燕国的都城上京。
秦王萧柘在城门处迎接,算是给足了她这个和亲公主的面子。
在进去燕国境内时燕国使臣就告知了她的和亲对象,但当她得知秦王就在马车外时她并没有好奇。
几个丫头却透过窗帘缝隙偷偷打量着秦王。
因为天色已晚,秦王与辰王寒暄几句便送他们去了驿站。
下马车时上官瑶用团扇遮着脸由丫头扶着去了为她准备的房间,秦王也没有多看她一眼。
把他们送到驿站便离开了。
菊笑一进房间就开始抱怨:“这个秦王已经三十岁了,还是个鳏夫,怎么能让公主嫁给他啊?”
上官瑶连忙阻止她说:“这是燕国上京城,说话要注意些,以免招来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