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奶奶来讲,也许只是半年一年未见,可对于魏贤君来讲,那就是天人永隔几十年未见了。
这时爷爷也从人群中的一棵大树旁站了起来,爷爷魏思国年纪比奶奶大了十岁,今年八十三岁,身体只能算是一般,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魏贤君记得小时候爷爷的身高足有一米七八,如今也佝偻着身子,最多还有一米六多,瘦骨嶙峋。
“俺姥,我回来了,不走了,转业到咱们镇上派出所当警察了。”魏贤君轻轻抱住爷爷瘦弱的身体,没敢使劲,怕小老头受不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爷爷欣慰的说道,和前世一样,爷爷是个内敛的人,非常稳重的性格,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再高兴,也只是笑笑而已。
相比较而言,魏贤君还是喜欢爷爷多一点,小的时候都是爷爷能给他买点零食吃,没事给他三毛两毛钱零花钱,至于奶奶,想都别想,敢张嘴,揍不死你!
魏贤君犹记小时候和奶奶一起赶集的时候,奶奶都会主动问:想吃什么?给你买!
这时候魏贤君知道自己就要小心了,如果回答想吃什么东西,那么大概率不会给买,还会打你一顿,唠叨你好吃,不会过日子,然后狠狠的鄙视你一番;如果说什么东西都不要,回家有饭吃就行,那得看看奶奶的心情,心情好指不定能给你买点便宜的瓜桃梨枣,或者是馒头锅饼一类的,心情不好夸你两句真懂事,就完了,满满的套路。
因为小时候,魏贤君比较淘气,都是奶奶打得多,爷爷很少打他,所以魏贤君更加偏爱爷爷。
说起挨打,魏贤君不得不吐槽一下奶奶的教育方式:只要你犯了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揍一顿再说,揍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问你有错吗?有?还是没有?回答有,那么就问你有什么错?回答不出来说明你还不知错,那就接着揍,如果回答没错,那就更不用问了,还是得揍。
再揍完之后,第二步就是问你该不该打你,重点来了,该?还是不该?首先一点可以肯定的,魏贤君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打,所以只能猜,那就猜个不该,后果不用问了,不该打?那意思是奶奶错了?可能吗?于是还得接着揍,如果回答该,那么回到上一个问题,你既然该揍,那你错在哪里?回答不出来?接着揍!
揍完第二次,奶奶会接着第三步问话,这回套路又变了,她不问你该不该打你,有没有错了,她又换了一种方式问你:我打你,你委不委屈?
如果回答委屈,那你就栽了,说明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接着揍,如果回答不委屈,那就问题不大,但是这个第三步一般都是紧跟着第二步的,第二步魏贤君尝试着说出不该之后,一般都会面临一次毒打,然后大脑中基本会本能的不敢说不了,这会一遇到委不委屈,那不用想了,肯定是“委屈”了,所以会被接着揍。
所以小时候,每当魏贤君犯错挨打的时候,不仅肉体会受到奶奶的摧残,精神上也被摧残的够呛,从小他就在“有没有?该不该?委屈不委屈?”这些疑问词中绕不出来,因此多挨了多少打啊。
虽然小的时候没少挨打,基本上家常便饭的事了,但奶奶对魏贤君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手掌托在手心里,正了八经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
哪怕后来老头有给魏贤君娶了后妈,生了妹妹,妹妹也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地位也是远远比不上魏贤君的,当然,这都是抛开重男轻女的思想之外的偏爱。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