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下车也有一系列的繁文缛节要守。
向朝颜光听那外面逼逼叨叨的说了一堆,随后就听见宇文彻走到她车前,低声唤了声,“太子妃,我们到了。”
车门打开了。
宇文彻长身而立在那儿,朝她伸出了手。
她明明不紧张的,但在这一刻,心跳却不自觉的漏了半拍,然后脸也不禁烧了起来。
无论是大盛还是西夏的礼节,新娘子的脚在上花轿后入门前是不可以沾地的,否则不吉利。
所以一般都是由娘家的兄弟将人背上花轿,背进丈夫家门的。
但是长兄在边关,虽没有大的战事,却不能随意离开,向朝颜也不愿意让四姨娘生的那个庶子来背她,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六姑娘身上了。
至少,出门的时候是她背的。
如今……
向朝颜左手执扇,隔开了外人的窥视,悄声问道,“殿下,这怕是不合礼数吧?”
“你觉得不合礼数么?”
向朝颜摇头,“殿下也不觉得?”
宇文彻笑了下,直接将人拦腰抱起。
向朝颜低呼一声,只好将脸都迈进他怀里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靠得近过,但如此的近,还是如此名正言顺的,却是头一遭。
她觉得自己的脸都能烤鱼吃了,只顾着自己尴尬。别人自己是如何进的大门二门都没顾上体会了。
回过神来,人已经在正堂上了。
上头坐着陛下、皇后娘娘,还有她的爹。
陛下说要来太子府,当真是来了。
“年轻人就是有活力。表兄,朕再年轻二十岁,是不是也会有如此的活力?”陛下是扭头跟向海打趣的。
陛下的父亲,和向海的母亲,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所以严格来讲,他们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表兄弟。
“陛下再年轻二十岁也是个小伙子,自然有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便是如今,春秋鼎盛,陛下也是活力十足啊。”
“表兄怎么又吹捧我?”
向海连声说不敢。
陛下又将向家的几位姑娘都夸赞了一遍,先是夸了今日的新娘子向朝颜是花容月貌才华横溢,秀外慧中,不可多得的女子;
然后又夸五姑娘是玲珑可爱,天真烂漫。
到了六姑娘这里,便是夸她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陛下夸起人来,多半是带有些目的的,这不,夸着夸着就变成了要考考向家的女儿了。
“向六丫头,正听说你最向往仗剑江湖,快意恩仇,不知你可有读书啊?”
六姑娘也谦虚,客气的说,“回陛下的话,小六资质愚钝,不如我家四姐姐读书聪明,所以从小跟在四姐姐身边也没能学到多少吟诗作对的本身。”
“不过是读几本闲书,努力不做个睁眼瞎罢了。”
生怕陛下会问她都读些什么闲书,还真掰着手指数了起来,“像什么《山海经》啦,《妖怪异闻录》啦,还有什么行侠仗义的画本子。”
向海一个劲的摇头说,他没能教好这个女儿,让陛下见笑了。
陛下倒是不介意,也没有像别人一样张口就让她要多学针织女红才能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