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成功了!阿母阿母!我成功了!”
董芝抓着两团鸭绒,兴冲冲地跑到王氏面前。
她手小,根本抓不住那么多,绒毛又轻,她一路跑,绒毛就一路飞,到王氏面前,她一张开手,绒毛又飞了一些出去。
王氏看看飞散的绒毛,觉得这扫起来还真有点麻烦。
她看看董芝手里剩下的那么一点鸭绒,捻了起来,低头嗅了下,果真没有味道了。
王氏笑道:“只是去了气味就高兴成这样?”
“那当然了!这可是仙衣用的鸭毛!”
董芝看绒毛又飞了些出去,想捡,可是一动就又飞走了些。
她急忙把绒毛塞进囊里,这才止住了绒毛乱飞的趋势。
王氏捏着鸭绒,却不知道在想什么。
董芝兴冲冲地说:“阿母阿母,我再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把酒去掉。”
王氏笑着点了点头。董芝行了个礼,又兴冲冲地跑了。
这回有先前的成功经验,董芝也不怕了。
她敢继续研究,也是因为杜伯坚的鸭子实在太多了,所以她还有好些绒毛剩。
她确定了最后的方案。
热水洗一次,晒干,用涚水洗一次,用清水洗净,晒干,高温蒸一次,晒干,再蒸一次,晒干。
这样的鸭绒也没什么大味道。
如果还有味道,可以用酒来洗一下,再蒸。
董芝把手头上的鸭绒祸祸完了,不觉三月已经到了。
她也没法实践羽绒複衣,毕竟鸭子幼雏已经孵化了,而吃鸭子的时候还没到呢。
反倒是整治蚕室的时候又到了。
去年下半年蚕没有什么病这件事,让王氏上了心。
她问了董芝,生石灰是否有减少蚕病的功用。
董芝也不知道,但是人的疾病由细菌引起,蚕的病大抵也是如此。生石灰杀了菌,蚕少病痛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氏思前想后,决定今年整治蚕室,须得把生石灰给用上。
但这事董慈有经验。
所以是董慈休沐回家,夫妇两人,洗净蚕室,再趁着水迹未干,撒上生石灰。
董慈这次操作时,手上不小心被溅到了些许,被灼得有些疼痛。
董芝急忙用手巾擦了他上面残留的颗粒,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董慈的烧灼感才好了许多。
就是董芝边处理边哭,哭得董慈与王氏连忙安慰。
“无事,下次阿父小心些便是。”
“今日是手,下次是眼睛可怎么办?”
董芝擦着眼泪,就想着得做护目镜。
可是她想想他们大汉的琉璃的质地,就觉得十分艰难。
如今琉璃的价格,他们家里尚可接受。但仙人的琉璃,或者称之为玻璃,那是透明的,从一侧可以直接看到另一侧。但他们大汉的琉璃不但有颜色,还十分浑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