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董芝家里就多了一头驴。
那头驴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董芝看着很喜欢,很想摸摸它的毛。但是王氏根本不让她接近,生怕她被尥蹶子。
董芝只能遗憾地远远看着驴子拉磨。
驴子的眼睛被一块布蒙住,就不知疲倦地拉着磨转呀转呀。
董芝问王氏,为什么要给驴蒙上一块布。
王氏说,驴不蒙上眼睛会偷吃。
董芝觉得很奇怪,因为驴明明蒙上眼睛了,转着转着,还是会把头伸到磨盘上偷吃。
这时,坐在一旁纳鞋底的足利就会拿着个大树杈上前,把驴头一叉叉开。
所以嘛,动物的嗅觉很灵敏的,就算看不见,它们也知道食物在哪里。
所以,路头跟她说,这是因为不蒙上眼睛,驴子一直转圈会觉得头晕,她反而接受了。
总之,因为有每天都在转动磨盘的驴子,董芝顺利地吃上了面食。
因为根本没有“麺”这个字,而“面”也没有那个意思,所以王氏管面粉叫“麦粉”,又管面条叫“水引”,意思就是用水煮的拉伸出来的食物。
在此以外,王氏又开发了新的做法。
她把面捻成大拇指粗细的条,一段段地切成二寸长,然后按成片状放进沸水里煮熟。
王氏管这个叫“汤饼”。
董芝却觉得,这个该叫“面片汤”。
但她不该跟发明者计较称呼,毕竟命名权在王氏。所以她只会给王氏拍马屁,说阿母这名字起得真好。
因为有了面食,董芝也不觉得水灾难过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冬至快到了。
冬至是他们大汉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法定节假日。在董芝看来,他们的冬至跟仙人的“春节”一样重要。
仙人重视岁首,但是他们重视的是冬至。
冬至这天,要祭拜冬神玄冥和祖先。所以,王氏买了一只小羊羔回来。
董芝知道这只小羊是用来祭祀的,所以强忍着不怎么去看它,只是和黄苍玩。
但那只小羊看着真的很漂亮。
董芝悄悄地看,又忍不住靠近看。
但小羊根本没搭理她,只是慢条斯理地吃着草料。
董芝就这么看羊吃草都看了好久,那天夜里,董芝问王氏“小白是不是要在冬至那天杀掉”的时候,王氏都惊了。
这羊买回来也就大半天,董芝怎么连名都给起好了?
王氏都有点犹豫,是不是该再买头羊回来,这头就留给董芝玩着。
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董芝这个见一个爱一个的脾性,再买一头,也就是多个“大白”,到要杀的时候,她也还是要哭得震天响。
还不如就这头呢。
这头羊可是花了六百四十七钱的。
所以,冬至前一天回家的董慈,就被王氏抓住,让他第二天在杀羊的时候,把董芝哄住,别让她过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