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这节课讲的《孝经》。
《孝经》对蒙童来说比较重要,加上动不动都要引用《诗经》里的句子,丁先生为了让他们能理解得更透彻,讲得非常细,所以进度比较慢。
董芝不知道别的学馆是不是这样,但她不久前听到霍先生问丁先生这进度是不是太慢的时候,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
“我明年不想再看到某些人重学《孝经》。”
董芝看看跟她一同学习《孝经》的几名男童。
这几个人,都是之前学不好重学的,有人都比她大三岁了。听说那个大她三岁的男童,已经入学馆三年了,结果现在都还在学这些。
去年他跟虞舒一起学《急就篇》和《孝经》时,还一脸兄长地要教虞舒他们识字,结果今年还要继续跟她一起学这些。
不过他《急就篇》终于默写完整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但今天丁先生的状态不大对。董芝觉得他颇为苦口婆心地劝说,似乎是真的很想教会他们孝道一般。
其实这些天学习下来,董芝模糊地觉得《孝经》似乎想把能想到的品质都塞进“孝道”这个筐来。
《孝经》里,孝是分级别的,有庶人之孝、士之孝、卿大夫之孝、诸侯之孝和天子之孝。
庶人之孝,只是赡养父母。士之孝,不只要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早起晚睡,努力当牛马……不对,努力工作,还要扣上一句,你努力工作,是为了不要玷辱生育你的父母。
董芝隐约地觉得这士之孝看着十分别扭,很想说躺平是无罪的。
至于卿大夫和诸侯的孝,跟董芝没什么关系。但是卿大夫之孝,是要当道德楷模;诸侯之孝,是要身处高位,也不能奢侈,要把治下的人当人。
董芝实在不知道这个跟孝有什么关系。
到了天子之孝,《孝经》更是跟梦呓一般说,天子之孝,是要把天下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供养。
听上去,像是要求天子为人民服务。
董芝只觉得孔圣人这话跟梦呓一般。
谁能管辖诸侯和天子呢?他周游列国之时,不过一介布衣,到处跟上位者说“你要有孝心,要把治下的人当人”,“你要把天下人当作自己父母一样供养起来,要为人民服务”,怪不得一辈子都不得志。
哪个老板喜欢听这种话的?牛马怎么会觉得自己能谈条件的?牛马有什么资格当人?
咦?老板是什么意思?
回到今天的教学内容。
董芝总觉得丁先生是在针对方才霍先生教导她的话,因为他在反复强调“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一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采邑的卿大夫,就连奴婢都待之以礼,不敢让他们失望,何况是对待妻子、儿女。所以殴打妻子是错误的,殴打丈夫也是错误的。你们不要见到一些愚夫蠢妇,自恃武力,肆意殴打家人,就自以为是正确的夫妻相处之道,这完全是错误的!是违礼的!是违反孝道的!”
终于,有个学童忍不住提问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