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同行(1/2)
周时桉日日让人来送名贵药材,许嘉年便日日再让人退还……一来二去,街坊领居又开始传,周许两家好事将近,气的许嘉年日日都想摔杯盏。
许姜南不知周时桉何意,又不能贸然质问,又害怕父亲迁怒自己,于是,许姜南每日等许父去了铺子,才起床活动。
她这几日在许父书房翻往年的账单,越翻越窝气!
许家在岭南有片茶园,二叔许幻章负责经营管理,按说每年70%的茶叶都要运到余川来,可是,前年开始,许幻章借虫灾,战乱,减产之由,不再把茶叶送过来,直接导致许家茶叶供不上货,许父才舍近求远,去川南购进茶叶。
问题是,岭南茶叶,特别是凤凰单丛,具有独特口感和香气,是乌龙茶中的翘楚,别的茶很难替代。
没有了凤凰单丛,许家茶叶便泯然于其他茶商,没了优势,自然损失了很多顾客。
前世,许姜南不谙世事,许父也并未向她提及过家中境况……直到父亲入狱,许姜南急于出售茶园凑集银子赎父亲出来,才发觉二叔许幻章早已卖掉茶园,拖家带口去了香港。
这招釜底抽薪,打了许姜南措手不及,无奈之下,许姜南卖了铺子和宅子……
许姜南暗暗发誓:这一次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想到这,许姜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又把许家这几年帐目过了一遍。
这一晃到了下午,许嘉年从铺子里回来,就看见自家闺女窝在书房翻账目,很是讶异:“今日没去学堂帮忙?”
许幻敏是镇上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许姜南时不时的过去帮忙。
“爹,我想同你商量一下茶园的事情。”许姜南答非所问,她现在的心思全在许家产业上。
周时桉说的对,倘若你并无所长,一定要多些银子傍身。如今这乱世,泼天富贵她不敢想,那安稳富足的日子不也得用银子撑着。
许嘉年叹口气:“……昨日收到你二叔的信,今年干旱少雨,春茶产量低,质量也堪忧,眼下凤凰山地区匪患猖獗,劳力缺失,今年春茶恐难运出。”那凤凰单丛茶,一年可采摘5-6次,次次都有原因,不是匪患就是干旱,要么就是产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二叔年年诉苦,你年年都信,今年都第四年了,如果今年再没有凤凰单丛,我瞧咱家这铺子也不用开了。”
“一母同胞,何必分这么清。”许嘉年何尝不知许幻章中饱私囊,但是他顾念血亲,不想撕破脸皮,想着日后仍能想见。
许姜南气馁,委屈道:“爹是觉得你只有我一个女儿,始终是外人。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让二叔拿去,好歹二伯父姓许,有儿子能给许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
许嘉年被女儿怼了一个脸通红,嗫嚅道:“……你这说的什么浑话。”
许姜南自知说中了许嘉年的心事,盘问道:“爹是真糊涂了吗?你当初在凤凰山开山种茶,何等辛苦,难不成全部拱手给了二叔?我虽是女子,可始终是你的亲生女儿,这是旁人比不了的。”
许老爷子连连点头:“那是自然。”
许姜南又道:“如今铺子别说盈余,能勉强维持已属万幸。倘若我们真的遇上难事,手中连余钱都没有。你向二叔去借,你瞧着,二叔他连一个子都舍不得出。”
她那个劳什子二叔,抠搜的很。
许姜南先前跟着许父去过几次凤凰山,二十多里的山路,明明可以花一个银圆雇个轿子,他便要步行,走得许姜南想骂人;
明明被人喊做许老爷,可家里净吃糠米,连下人都不愿意留在许家;
如花似玉的女儿,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许姜南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拿来的衣服全留下了;娶了3个老婆,生了4个孩子,个个被他养的面黄肌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