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考中(1/2)
很快到了五月中旬出县试的日子。李家和叶家早两天就开始紧张了。尤其是李青鹤,又挂了两个黑眼圈。李延宁都不知道他爹不仅有考前综合症,还有等成绩综合症。
李延宁也是启蒙之后才知道华朝的科举流程。华朝的科举分县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县试考过为童生,院试考过为秀才,乡试考过为举人,会试中了就是贡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既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县试每一年半举行一次,院试、乡试之间各间隔三年,会试和殿试则在乡试次年春天。
而华朝的院试和乡试的年份从建朝后便固定下来,都在同一年,上半年五月份院试,下半年九月份乡试。李延宁觉得这就像他前世的中考和高考,都在六月,但对学识的考核完全不一样。
依李延宁这次参加的县试年份,能顺利考中县试的话,三年后就能参加院试,再隔三年就能参加乡试,一切顺利每一场考试都一次性通过的话,他也要二十岁才能参加会试和殿试。
每一场考试间隔时间这么长,一旦没中要是三年的等待,当然皇帝会时不时加恩科,之前几年就加过院试和乡试的恩科。
所谓十年寒窗,根本不止十年,很多农家子都无法负担起这么久的科举之路,所以华朝对于有功名的人是很看重的,连童生都有捷报和闻喜宴。童生虽然没有什么特权,但是已经属于识文断字的阶层,找个轻松的活儿很容易,也比较受人尊敬。
五月十三日,这天李家人照例运着香酥饼去镇上卖,午时刚过,北街突然敲锣打鼓。人群一拥而上,李家和胡家估摸着是县试出结果了。
胡瑞正想去看看,一支报喜的官差便来到胡家豆腐铺询问:“请问这里是景和镇学子胡鹏程胡公子的住所吗?”
冲击力有些大,胡瑞和李青梅都愣住了,还是胡鹏程自己出来作揖道:“是,在下正是胡鹏程。”
“恭喜胡公子获得此次县试第五名。这是捷报和县令大人的闻喜宴请帖,请公子收下。”
“多谢。”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恭贺声,胡瑞激动得不能自已,李青梅早已泪流满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