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宛君语气嫌恶,“就这两天,辞退前让他们把贪了的银子交出来,如果有闹事的,直接报官处理。伯府那边,你不必担心,我有办法应对。”
“是。”忠伯点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
接着,他拿起了桌上一本账册递过去,“小姐请看,您上次吩咐让我盘算资金,全都记在上面,已经分了类。”
宋宛君翻开账册,看见上面的资金数额,微微睁大眼。
她虽然知道娘亲给她留了很多财富,但并不清楚具体的数值。
这笔财富,怪不得能让幕后之人设了这么大一个局。
有了这笔财富,对夺储的帮助太大了,而只有她才能调用这些巨资。
忠伯在一旁道,“小姐,目前放在各处钱庄的闲置资金将近一百万两,京城里收益较差的店铺已经在处理,处理完后估计能回收五十万两。”
宋宛君记下几个关键的数字才合上账册,“忠伯,这些银子全部拿去购买粮食。”
“购买粮食?”忠伯非常震惊。
“小姐,为什么?这两年粮食丰收,粮价平稳,做粮食买卖并没有多少利润。而且粮食一旦放了两三年就是陈粮,价格会直接降几成。”
怎么来看,做粮食买卖就是只亏不赚的生意。
“忠伯,不能只看现在。”宋宛君来之前已经想好了说辞,“我听外地来得人说,西北今年异常干旱,来年开春播种困难,会影响粮食收成。”
“而南方明年气候也会异常,估计有严重的洪涝灾害,到时候南方粮价必定高涨。”
忠伯还是疑惑,“可南方年年都有洪涝灾害,过了那段时间就好了。”
“明年的不一样。”宋宛君严肃道,“百年一遇。”
的确是百年一遇。
因为在上一世发生过。
六月起,南方各州暴雨,持续半个月,洪灾爆发。
摧毁宁家船队的台风,也吹进了东南各州,损失惨重。
六月时,朝廷命令各州县开仓赈济,到了七月初已经捉襟见肘,很多百姓变成了灾民。
洪水之后伴随着瘟疫,很多人又因为瘟疫,在饥饿和病痛中死去。
有的地方可谓是饿殍遍野,伏尸数万,惨不忍睹。
宋宛君只在京城听到这些消息,已经是心惊胆战,捐了三万两,被秦氏骂了好几天败家子。
其实,上一世并不是没有粮食,但有的粮商和官员勾结,趁机涨价榨取百姓利润,发灾难财。
天灾也引出了人祸。
这一世,她既要赚钱,也要尽可能帮助受灾的百姓。
“忠伯,你放心,我不是闹着玩的。”宋宛君郑重道,“你派人去南方各州收粮,就放在当地的粮仓,但不能暴露我们的身份。”
忠伯本想再劝,但看宋宛君的表情,应该是认真考虑过的,不可能胡来。
而且,宁月茹说过,这些财富全部交由宋宛君处理,不论结果好坏。
她还偷偷地留了一笔钱没告诉宋宛君,就算宋宛君赔光了所有嫁妆,这笔钱也能让她衣食无忧。
宁月茹对他有大恩,他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宋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