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堂外围观的百姓也议论纷纷。
“说得对,女人读书有什么用,能认得几个字就不错了,跑去读书不顾家像什么样子?简直是乱了套。”
“可不是嘛。”一名中年男人赞同,“我家隔壁屋老杜的女儿,平常规规矩矩的,结果进了学馆就变了个人,死活不同意说好的亲事。她爹把她锁在家里,她竟然逃跑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还有这事?”旁边的人诧异,“这女子学馆简直是害人。”
“可是学馆是宋宛君开的。”中年男人压低了些声音,“老杜家去闹了一回被赶了出来,只能忍气吞声,谁敢得罪她?”
周围几人纷纷附和。
宁家本就是波州的豪门,宋宛君又是大魏的第一皇商,掌管沿海几州的经济,可谓富可敌国,又深受女帝的信任,的确无人敢惹。
要不是女子科举考试惹了众怒,也不会有今天这出。
听着百姓一边倒的讨论,薛明义脸色虽然凝重,但眼里已有了一丝得意。
女子读书本就有违世俗,民间反对声不断,现在竟然还想考取功名与男人同列朝堂,共治天下,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堂下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雷太守看向宋宛君,见她依然神色淡然,心里却有点发紧。
虽然他也不同意女子参加科举考试,但宋宛君可不是他能得罪起的人。
她能帮梁玉卿登上帝位,又能强压反对浪潮开了这么多女子学馆,可见其手段和能力。
想到此,雷太守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安静,堂下之人不得说话,否则轰出去。”
议论声立即没了,雷太守满意地点点头,“宋大人,薛馆长一说完,到您了。”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恭维,薛明义一派人十分不满。
宋宛君点了点头,终于开口,却没有驳斥薛明义的说法,反而先问,“崇文学馆乃是波州第一大学馆,我想请问薛馆长,学馆里供奉的是哪位圣人?”
薛明义有些疑惑,还是立即答了,“自然是供奉的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