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梦碗(2)(1/2)
临近清明,雨也就多起来了。
祝英台从马车里探出脑袋,看眼前的满山苍翠,林中小路,迟疑着伸出手去,雨水从沿途的竹叶尖上滴下来,在她泛红的掌心里弹跳,自由之极。
“阿福,还有多久才到呀?”她缩回马车,大声问前头驾车的家仆。
“回二小姐,只怕还要个把时辰才到予景书院呢,下雨,山路难走啊。”家仆大声回她。
雨水打在帘子上,哒哒不止,像一个人越来越快的心跳,莫名叫人不安。
她从微薄的行李中翻出一卷用油纸包裹仔细的画卷来,拿衣袖小心拂了拂,搂在怀里。
临走的时候,她什么都没带走,只悄悄带走了它。
大娘说,祝家家风严谨,上下崇俭,身为主子更要以身作则,何况又是去书院求学,如此高洁的地方,更应勤勉克己,身外之物,能少则少。
于是,少到连换洗的衣裳也只有一件。
予景书院的学制是三年,三年不得返家,亲友亦不得探视,说是牢狱也不为过。祝家上下,唯一舍不得她的,大概只有爹了。可是他那么老了,病也越来越重,能做的,只是老眼昏花地看她走出自己的房间。
她上了马车,祝家大宅抛在身后,淹没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里。
差点忘了,祝家马上要办喜事了,城中马太守的公子与祝家大小姐就快结秦晋之好,马家位高权重,能成他家的新媳妇,真是睡着都要笑醒了吧。
大小姐风光待嫁,二小姐孤身离家,喜庆的红灯笼,照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但,她并不太难过。
感谢那个疯颠颠的道士,多亏他跑到爹面前,煞有介事地说她命带七煞,若不送她离家,祝家上下必遭横死。爹经不起吓唬,更经不起大娘的疾言厉色义正词严,同意将她送到离家甚远的予景书院求学,这主意当然也是大娘建议的,若别人问起你家怎么无端端少个女儿,总不能说是听了道士的话给撵出去了吧,反正有亲戚在予景书院供职,正好把她送过去,扮个男装也并不费事,一来能让祝家避祸,二来她自己也能读书长进,何乐不为。过些年,等这祸事避过去了,再接她回来便是。
全家上下无人敢反对祝夫人。多年来,她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她的夫婿,大家永远赞她明事理,菩萨心,为祝家鞠躬尽瘁。
真是菩萨心么?既然大家都这样说,那就是吧。
雨越下越大,马车的速度却渐渐快了起来,比方才颠簸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