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 沈阳(1/2)
吕涣真随着戚金一道走进了浙军大营。一些刚刚参加过斗殴的浙军士兵们不怀好意地盯着吕涣真,不过有戚金在,这些士兵们也不敢做什么。
“小娘子见怪了。”戚金说道,“我浙军成军不久,这些士卒斗狠有余,军纪不足,实在令人头痛。”
进了戚金的大帐。只见戚金从一个上锁的箱子中拿出一本翻得破破烂烂地书交到吕涣真手上,那书的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练兵实纪。
“这是......戚少保的另一本兵书!”吕涣真欢喜道。
“没错,这正是戚帅在蓟镇戍守时作成的《练兵实纪》。”戚金得意的说道,“这本兵书没有刊印,这世上持有者寥寥无几。”
这《练兵实纪》的成书时间比《纪效新书》要晚,是戚继光调到蓟镇后所作。由于戚继光在蓟镇时的主要敌人是蒙古鞑靼,因此《练兵实纪》大多记载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各种战法。对即将开赴辽东的吕涣真来说,对付蒙古的《练兵实纪》显然比对付倭寇的《纪效新书》要管用得多。
吕涣真兴奋地翻开书本,只见这《练兵实纪》中小到行军中如何挖掘厕所,打到排兵布阵、修建屯堡烽火台等等都有记载,简直是北方地区作战的百科全书。
吕涣真看得入迷,竟忘了身边站着的戚金。戚金反倒不以为意,见眼前这个少女一打开兵书便如饥似渴地看着,反倒愈发欣慰,觉得吕涣真是个可造之材了。
“这本《练兵实纪》,我便赠与你了!”戚金笑道,“好好研读,你年纪还小,为朝廷效力的时间还长,莫要荒废了日子。”
“戚将军,我一介女子身......”
“女子身又如何?”戚金苦笑道,“朝堂上衮衮诸公都是须眉男子,也不见他们敢效力沙场啊。”
已过花甲之年的戚金,自然是明白明朝官场的风气的。想当年戚家军是如何叱咤风云,即使在戚继光本人去世后,戚家军也参加过诸如万历援朝这样的大规模远征,战功赫赫。
可是在援朝归来时,戚家军由于拿不到朝廷允诺的军饷,便组织起来闹饷,最终竟被手无寸铁地骗到蓟镇的校场上,为自己人的刀枪箭矢所屠杀殆尽。这便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蓟镇兵变,从那是起,成建制的戚家军便从历史上消失了,只有诸如戚金这样曾经的戚家军部将们散落在大明各地。
戚金是戚继光的族亲,又曾在戚继光麾下效力。在戚家军覆灭后,他的毕生理想便是重建这支充满了荣光的部队。可是大明文贵武贱,戚继光在浙江每每为文官所掣肘,粮饷不济,东南又无大规模战事,自己更是没有练兵的正当理由。
岁月蹉跎至天启朝时,历史终于给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军一个机会——练兵援辽。在朝廷的旨意下,戚金终于能够放开手脚来训练一支自己的军队,然而时间不等人,戚金只训练了这支浙军半年不到的时间,便被命令匆匆带兵援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