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秦之科学与技术(1/2)
秦国有自己的铁器生产基地,不过规模小,产量低,主要原因是技术还不够成熟。
这里的规模和产量,当然是跟后世相比。
嬴政引进的钢铁生产技术,是华夏历史上古法炼铁巅峰时期的技术。
经过确认,中尉署的确把这一技术实现了出来。
“扩大规模,要让大秦军队配备上精铁打造的兵器。”
嬴政发出了一道王令,紧接着又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钢铁的机构——大秦钢铁生产总厂。
后续会根据现实的需要,再设置分厂,杜绝总厂壮大臃肿甚至垄断。
中尉署负责大秦的军备制造和管理工作,但后续的钢铁除了军用,还会民用。
因此要将其独立出来,直属朝廷监督和管理,大秦央企。
如今钢铁技术成功提升,而且马上要规模化,那么接下来有必要引进一些机械。
发展工业基础,是进入工业革命的前提。
如果什么都没有,所谓工业革命就只是一句空话。
回去的路上,嬴政掏出笔记本将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
“按照大秦现状,虽然有两大粮仓,但依然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特别是一旦出现灾年,粮食减产。”
“重工业要发展,农业,轻工业也要发展。”
“那么前期要把重心放在农业和轻工业上,先保障民众的生活所需,为重工业发展打基础。”
“民众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更好的发展重工业。”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整个大秦,除了寡人,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开启民智势在必行,至于会不会被反噬?”
个人力量怎么可能与国家机器对抗呢。
他所做的一切,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民力,用来强化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