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作时要称植物,帝王之气(1/2)
没过多久,昌平君来了,如今的昌平君是个中年男子。
“臣拜见大王。”昌平君来到殿内,拱手拜下。
他本是楚国楚考烈王之子,秦昭襄王还是他的外祖父。
姓芈,熊氏,有名启,在秦国入仕多年,之前担任御史大夫。
前不久,秦王嬴政为了铲除嫪毐之乱,便是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昌平君等人。
罢免相国吕不韦之后,昌平君出力甚多。
于是秦王政提拔昌平君为秦国相邦,也就是代替了吕不韦的位置。
见昌平君来了,嬴政犹豫了一下。
这个昌平君在后来秦攻楚国时,在郢陈叛秦,还被拥立为楚王。
后来楚国灭亡后,昌平君也死了。
而昌平君叛秦的原因,应该要从秦国的体制说起。
自秦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在国策上是耕战,国力全部用在战争上。
但在体制上其实与山东六国并无本质不同,为郡县与封君的混合体制。
到了秦王政初年,很多封君势力已成膨胀之势。
因此,秦王政在铲除长信侯嫪毐、罢免相邦吕不韦后,深刻认识到这些封君的危害。
为了从根子上解决掉封君威胁王权的问题,便开启了一场行政体系变革。
而昌平君的权势仅次于吕不韦,如今更是担任相邦。
秦王政不仅要削弱封君势力,还要废除相邦之位,只设置左右丞相,即面的三公九卿制。
当昌平君被架空后,便被派往陈郢安抚楚民,他心底肯定是不服的。
再加上秦要灭楚,昌平君是楚国宗室子弟,那么叛秦便自然而然。
秦国的行政体系改革事关是大秦未来,嬴政一定要去做的。
但不是现在,他刚亲政,手中力量薄弱,因此前期要先把昌平君利用起来。
嬴政快步走了过去亲手将芈启扶起,语气温和地笑道:
“表叔,你我叔侄二人,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