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装潢考究的书斋门口,让身上衣服还有补丁的母子三人多多少少有点不适应。王淑英突然有点后悔为啥没去买套新的成衣换上,她得在乎下孩子们的自尊心啊。
不过看起来倒是自己多虑了,和自己一样只有最初的那么一点点不适应,这会儿老二和老三都一脸常态的打算往里进了。王淑英笑笑没有说什么,也跟着抬脚走进书斋。
没有奇葩的狗眼看人低的店员,一进门一个看着十岁出头的小男孩一本正经的迎上来:“几位可是来买书的?都需要些什么书我给您去找。”小童很有礼貌。
“小公子你好,老妇人偶然得了几株菖蒲想问问贵店是否需要。”王淑英一眼就看出这小儿应该不是打杂的小厮,大概率是掌柜家的孩子。
“呀!大娘你稍等,我去叫下掌柜。”惊讶于对方的称呼,小童还是没忘了自己这会儿的职责本分,菖蒲可是个好东西,平时也不易得,不过要的人却是多的很,而且书斋确实也是此等雅物最好的流通之处。转身跑上楼叫他爹去了。
王淑英三人边等候边观察了一下这书斋内的环境摆设。临街的八棱五角镂空花窗旁摆放着一个长方桌案,两侧各设两张实木如意椅。靠桌案的一侧整齐的摆着笔墨纸砚,砚滴、架山等文房用具。
接着就是利落干净的两米多高的书架,一排一排占满了整个屋子。还真是一定点花架子都没有的书斋。
也有些花草梅瓶,字画等物点缀其间,总体还是很雅致的,当然了实用性属第一。
老三大致的看了看,心里就不住欢喜了,这地方他喜欢。
不一会儿,掌柜也跟在刚刚那小童的身后出来了。这会正值下午,附近的书塾也正是上课时间所以这会店里没什么客人。掌柜的就到楼上小憩片刻。
“听小儿说,您有菖蒲来问,可否拿出来看看?”徐掌柜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对面的母子三人。
这回王淑英没动,给了老三一个眼神,老三会意走到他二哥身后,打开背篓拿出了一小盆菖蒲。
徐掌柜看了下端坐在黑泥紫砂盆中的翠绿一抹,确是菖蒲。而且品相还不错。“您打算出多少价格,可否还有?”
这菖蒲虽是难得名贵,但是最开始王淑英就没打算卖钱,思索一番便开口道:“这菖蒲小妇人分文不收,请恕冒昧,想向您打听下这清平镇的书塾情况,家中三郎有心读书,但却不甚了解,还请您指点一二。”
许掌柜先是听到她分文不收心里还想莫不是有什么无理要求,原来只是来打听书塾的,这可是怪客气的,虽然对方穿着寒酸,但这言谈礼数却并不粗鄙。
“您客气了,经常会有人到我这里打听书塾的消息,不瞒您说,每年春始我们书斋还兼着帮各家书塾招生的任务呢。只是这会不是报名收学的时候,您恐怕得自行去问问了。”徐掌柜给他们大概的讲了下情况。
“咱们清平镇不大,一共有三家书塾,为首的是官府所办的官学,里边的学子都是过了童生试的童生和秀才,还有少许官家子。
其余两家,一家是宋举人所办,学生多是富商员外子弟,或者交足了束脩就可。一家是郭举人所办,郭举人不看钱财但学生得他亲自过目,挑选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