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研究空间的这段时间里,家里上山砍柴的几个孩子已经背着三捆枯木树枝子回来了。儿媳张氏也做好了晚饭。
四妹带着五妹和小六在后院看家里前段日子刚孵出来的小鸡仔。
王淑英收了神绪,走到院子里,看着家里孩子们虽年龄小,但是都热别懂事,家里也井井有条。心里很是熨帖。
“老大老二老三,快去洗洗手,洗洗脸,咱们准备吃饭,娘有事情要说。”许家门口两三步远的地方,从山上蜿蜒下一条小河沟。三人便是去到那里。
“兄弟们,你们觉不觉得,咱老娘今天有点不对劲儿?”老二捧起一捧水,边搓着脸,边对着两兄弟小声低语。
“老二,你胡说啥呢,不是看着挺正常的吗?刚刚在山上你还说咱娘脑子有病呢,小心让娘听到,拿棉花条子抽你。”老大实在,总觉得弟弟脑子虽然比自己聪明,可是这口无遮拦的毛病,确是不太好。
“二哥,大哥说的对。”老三闷声不发表意见,只低头清洗从山上摘到的一兜子野果。
“可是,我感觉娘今天好像比往常,脾气更好些了呢。”
“那还不好嘛,快点老二,吃饭去喽!可饿死我了。”老大没理还在呢寻思的老二,洗完了就拿着镰刀,往院子里跑。
老三也在小河边,摘了个大棕叶子,包着果子往家里去。
晚饭就是一盆张氏刚才做的野菜杂粮粥,王淑英看了一眼,额,怎么说呢,倒也不能说不好,前世自己为了减肥和健康,倒也是经常去吃些粗粮杂豆,可是这……属实是没有什么滋味。
“老大家的,给我盛半小碗就行。”王淑英虽然是能想象到这东西不能怎么好吃,但是也得尝尝,毕竟以后这就是她生活的常态了,不能那么矫情。
粗粝的豆面,因为煮的时间不够长,还没有糯化,往下咽的时候,有点磨嗓子,野菜下锅太早,跟着豆面一起,又煮的太烂了。没有油盐调味,嘴里只能感觉到粮食谷物的清香,和野菜的微微苦味。
三两口吃下半碗粥,王淑英拿起老三在山上摘的野果子,打算用来压压嘴里的苦涩。
王淑英拿起两种野山果,仔细的端详了半天。这果子她认识。粉粉红红的是山里红,和山楂差不多。野生的长的比较小,不如外边卖的大,口感也更酸涩些。另一种就是野山杏了,不过这杏子长得又青又小,看着就让人感到牙酸。
不对啊,这个季节怎么能有杏子呢。时值八月,杏子一般在七月就基本都成熟完了呀。搞不懂,搞不懂。王淑英前世也是个在农村生活过很久的农村孩子,虽然家里没用她干过什么农活,但是作为一个吃货,家里到了几月份吃什么,这她肯定清清楚楚。
“娘,你怎么不吃呀。”看着她娘手里拿着的小红果,小六口水都要出来了。这小红果他知道,酸酸的,还有点麻嘴,不过他喜欢吃。
王淑英看见小儿子直直盯着自己手里的红果子,嘴角轻轻弯了弯,把果子放到他面前:“拿去吃吧。娘不爱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