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眼看沐子颜就要依言将陈延年带走,杨解顿时上前一步,急忙阻止,“陈尚书也是真心为了大姜考虑,毕竟战事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若……若皇后没死,老臣一定愿意让其前去北狄和亲。”
他算是着急了,毕竟陈延年可是兵部尚书,是他的左膀右臂,若真的被处死,大姜军权将彻底回到赵辰手里。
届时,他想不战而和的想法便会彻底落空。
这段日子,杨解早已认识到,赵辰已不再是原来的皇帝了,一旦其有了兵权,大姜朝堂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也会因此波及,甚至……举步维艰。
他决不能看着此事发生。
赵辰听得此言,眼中一阵冷意,不过还是要继续演戏的,“丞相大人果然赤胆忠心,与那妖后截然不同。”
“不过,妖后死了就是死了,丞相这么说也没意义。”
“我大姜军士,就算战至最后一人,战至朕披甲执锐,横死沙场,也绝不会向北狄和亲妥协。”
突然,赵辰的言辞变得激烈,“北境十六州乃我大姜祖宗留下的基业,此番若是拱手相让,有何颜面向大姜百姓交代?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向祖宗交代?”
“朕把话放在这里,我大姜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
“若真到了北狄大军南下的那天,朕当践行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一言!”
李东正等朝臣听得此言,纷纷热泪盈眶。
他们如今终于看到了陛下成长起来,心中无比欣慰。
倒是杨解等朝臣,纷纷面色一变。
在其眼神示意之下,一位大臣跪拜后,问道,“陛下,和亲之事,迫在眉睫,还望陛下三思。”
“臣也有此意。”
一言既出,其余朝臣纷纷附和,“北狄大军势不可挡,就算赔上我大姜无数儿郎,亦是不可抵,如今唯有和亲,才是保佑我大姜国祚绵长之计。”
“此番退让,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
“是啊,陛下,我等完不成之事,便让子孙后代完成。”
“明面上,大姜向北狄求和,和亲赔款,让北狄放松警惕,待大姜兵力雄厚,便可将失去的十六州,一举夺回,便可免去无数将士流血牺牲之痛。”
杨解一方的大臣,纷纷跪伏在地,请赵辰答应和亲之事。
只不过,赵辰始终坚持,不肯妥协。
双方僵持片刻,便有大臣朝赵辰问道,“既然陛下说不和亲,不赔款,届时北狄大军南下,屠戮百姓,令我大姜生灵涂炭。”
“此番责任,又有谁来负?”
另外一名大臣更是直言,“若陛下不答应和亲,老臣……老臣愿意已死明志,只为保佑我大姜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赵辰听着这些话,心中怒火越来越盛,万分痛恨这群出卖大姜的卖国贼,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杨解一方的朝臣,还是把持着朝中重要职位,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方才能拒绝和亲一事。
他沉吟片刻,便是笑道,“这个责任,朕自己来担,诸位有何意见?”
“呵呵!”
忽然间,杨解冷笑不已,将众人目光都吸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