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门前,一群身穿红袍的大臣,脚步紧凑地朝着殿内而去,且纷纷微低着脑袋。
即将进入大殿之际,一位名叫李东正的老臣,压低了嗓子,对身边之人说道,“此番陛下相召,也不知是好是坏,诸位同僚可要谨守本分。”
“李大人放心,我等省得,若那杨解还喋喋不休,无需理会便是。”
“没错,杨解就算只手遮天,也不敢胡乱为难你我。”
这些大臣,尚且不知先前于太和殿中发生之事,只以为是陛下迫于无奈,将他们召入宫中,心中亦是早已想清楚,待会儿见了赵辰与杨解等人,沉默寡言便可。
他们这些保皇派,其实以前是东宫的人,因扶持太子登基有从龙之功,但因为赵辰前身乃是女子代替太子得位,且为了避免被这群老臣看破,便将他们安置到了不重要的地方担任各等官职。
久而久之,这群保皇派逐渐心灰意冷,对皇帝很是寒心。
龙椅上,赵辰见这群大臣陆陆续续进来,便立即起身,笑呵呵的亲自迎接,“李大人,常大人,快快请坐,朕等你们许久了。”
“吾皇万岁……”
李东正等人欲纳头便拜,却是被赵辰拦住,“各位爱卿在朕面前,无需多礼。”
“来人,给朕的爱卿看座!”
“喏!”
他的这一举动,令保皇派的诸位大臣内心一阵疑惑,并且也不曾见到杨解等人,便互相用眼神交流,心中皆在揣测究竟发生何事。
“李大人,朕今日请各位爱卿相见,是来道歉的。”
赵辰说话间,撩了一下袍子,看上去是要屈膝。
这一举动可将李东正等人吓得不轻,纷纷起身阻拦,直呼陛下何故如此。
见状,赵辰苦笑了一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不愿,那朕也只好以此薄礼,向诸位赔罪了。”
说完这话,他退后两步,郑重地朝李东正等人拱手道歉,几乎一揖到底,“各位,之前是朕昏庸无能,怠慢了诸位,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见谅。”
“自丞相提出,将皇后送往北狄和亲后,朕便幡然醒悟,若再不做出改变之举,恐大姜会亡于朕之手。”
“因此,朕痛定思痛,决定亲掌朝政,令我大姜重新焕发生机。”
“而诸位,便是我朝栋梁,朕先前一直怠慢,今日便在此对天立誓,若今后再有昏聩无能之举,请李大人依照老祖宗之法,降下责罚。”
话音落下,满堂鸦雀无声。
李东正等大臣,痴痴呆呆地看着赵辰,发现他和自己记忆中的陛下,截然不同,似乎有着一股蓬勃朝气缭绕。
这番气度,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
待回过神来,李东正已是眼角湿润,他上前两步,朝赵辰行了一礼,“陛下今日唤来老臣,以天子圣躯体,亲自道歉,真是折煞我等了。”
“我们的陛下,终于长大了!”
“是啊,陛下能这般想,真乃我大姜之福,今后何愁大姜不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