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逐日族(求收藏)(1/2)
大约从公元2500年开始,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的引力慢慢在变小,大气层逐年外扩,地球生物的基因也因此在缓慢改变,人类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由于一直没有寻找到其它可生存的星球,于是改造火星的计划就有科学家提了出来。
因为除了月球,离地球最近的就是金星,但金星高温高压,地表所含的元素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火星就成了人类改造的希望。
虽然改造月球的难度要小很多,但月球离地球太近,一旦改造月球失败,地球肯定会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将火星作为改造的试点就成了科学家们讨论的话题。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力就越大,那么地心引力肯定是存在的,而地心的引力是怎么产生的,科学界总会有不同的声音。
曾经科学家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基准,认为质量越大那么引力就越大,然而地球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引力却在渐渐变小。
于是有些科学家提出地心引力其实是因为地核运动产生的。
他们认为地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而且人类所熟悉的月球、火星、木星、水星等等,它们也一样,都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特殊生命体,只不过它们早已步入暮年。
当然这都是推算或预测,简单的实验不能作为证据,如果需要证实,那么改造火星,恢复火星的生命力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不过反对的声音更大一些,改造火星可不是一般的大型工程,而是超级巨型工程,而且成功的几率不足万分之一,改造火星在他们看来如同天方夜谭。
时间到了公元2600年左右,地球的环境成几何状态变恶劣,大气层外扩速度变快,空气更加稀薄、引力变得更小,动植物的身躯反而和预测的不一样,没有变高大反而变得更加矮小。
人类虽然越来越重视环保,几乎停止了对石油、煤矿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但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地球的自转变缓,地震几乎消失了,海啸也停止了它的怒吼,海平面下降得也很快。
时间到了公元2700年,现在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由以前的每秒456米变成了每秒不足5米。也就是说,一天的24小时变成2188小时,为了方便计算,时间的计算方式还是没有改变,一天还是24小时,一月还是30天左右。
如果不是因为空气过于稀薄,那么跑步都可以追上日落的速度。
极寒极热的天气让部分人类几乎追着黄昏的太阳求生存,被称为逐日族,另一部分人则在人造太阳的笼罩下生活着,被称为恒日族,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被称为地心族。地球其余的野生动物更是难寻踪迹。
三十几岁的博士洛星,现在就是逐日族的一员,多功能的大型两栖房车带着自己一家三口还有心爱的宠物犬在地球上流浪,他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替别人修理车辆和各种设备,而且逐日族很多高新设备也是他设计出来的。
房车内,阳光透过玻璃让这些农作物不但能够产生氧气,成熟后还可以食用,只要房车没有问题,普通的生存还是不困难,就算因为路线的原因耽搁几十个小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洛星!洛星!老王头喂养的鸡终于死了几只,要买吗?”手机里响起好友郭庆喜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